[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数据云存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79151.6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2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胡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道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崔雅丽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数据 存储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数据云存储系统,包括服务器存放柜体,所述服务器存放柜体内部水平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服务器存放柜体内部于放置板下方安装有冷却液池,所述冷却液池底部安装有制冷器,所述放置板上竖直贯穿安装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底部贯穿放置板于冷却液池内水平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隔板内部于放置板上方嵌设有散热网,两个所述隔板相远离的一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液管,所述散热网两侧贴设有同一个蛇形水冷管。本实用新型能在柜内温度过高时快速排出柜内聚集的热气流,然后把冷风输入柜体内,延长储存系统服务器的使用寿命,提升对服务器表面温度的吸收效果,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云存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布式数据云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衍生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而现有服务器柜散热效果较差,大都仅通过风机吹风散热,散热方式单一,服务器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运行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数据云存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数据云存储系统,包括服务器存放柜体,所述服务器存放柜体内部水平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服务器存放柜体内部于放置板下方安装有冷却液池,所述冷却液池底部安装有制冷器,所述放置板上竖直贯穿安装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底部贯穿放置板于冷却液池内水平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隔板内部于放置板上方嵌设有散热网,两个所述隔板相远离的一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液管,所述散热网两侧贴设有同一个蛇形水冷管,所述蛇形水冷管一端贯穿放置板与抽液泵顶部相连接,所述蛇形水冷管另一端贯穿放置板位于冷却液池内,所述服务器存放柜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嵌设有防尘滤网,所述服务器存放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通风管,多个所述通风管顶部水平固定连通有同一个输风管道,所述服务器存放柜体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冷却液池相连通的吹风机和换液管,所述服务器存放柜体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进风口与输风管道一端相连通,所述服务器存放柜体另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冷却液池相连通的风冷管道,所述风冷管道顶部安装有输风机,所述输风机排风口与输风管道另一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输风管道与排风机和输风机相接处匹配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换液管上安装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隔板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存放柜体前表面两侧均安装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存放柜体内壁两侧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风机在柜内温度过高时快速排出柜内聚集的热气流,让吹风机把冷却液池中的冷气流从风冷管道吹向输风机,然后输风机把冷风经输风管道上的多个通风管输入柜体内部,可以快速降低存放柜内的整体温度,延长储存系统服务器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设置抽液泵来让冷却液在冷却液池和蛇形水冷管之间循环,能对放置板和散热网进行冷却处理,从而提升对服务器表面温度的吸收效果,循环使用的冷却液有利于环保,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数据云存储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数据云存储系统的A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道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道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9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