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锚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75795.8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5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奕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汊河之星高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 32305 | 代理人: | 刘林 |
| 地址: | 239236 安徽省滁州市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坑 支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锚杆,包括锚固头,锚固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钻杆,钻杆与连接管之间设置有钻杆接头且通过钻杆接头相连接,钻杆的一端设置有延长杆,钻杆内设置有钢绞线,钢绞线与钻杆之间设置有隔绝装置,隔绝装置包括第一隔绝半管和第二隔绝半管,第二隔绝半管的两端上设置有定位柱,第二隔绝半管内设置有第二紧固半管,第一隔绝半管的两端内设置有定位槽,第一隔绝半管内设置有第一紧固半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绝装置,在保证混凝土与钢绞线之间摩擦力的同时,可以在施工完毕后将钢绞线拔出,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同时避免了影响后续的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支护锚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锚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深基坑工程不断增多,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采用桩锚式支护结构体系,预应力锚索支护作为建筑基坑的一种重要支护方式,其应用非常普遍。
然而,现有的深基坑桩锚支护可拆型锚杆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由于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混凝土内部的钢绞线会埋藏在地下无法取出,导致影响临近后续的施工且造成材料的浪费。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锚杆,解决了因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混凝土内部的钢绞线会埋藏在地下无法取出导致的影响临近后续的施工且造成材料的浪费的技术问题,保证了材料的可以回收性,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锚固头,所述锚固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钻杆,所述钻杆与连接管之间设置有钻杆接头且通过钻杆接头相连接,所述钻杆的一端设置有延长杆,所述钻杆内设置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与钻杆之间设置有隔绝装置,所述隔绝装置包括第一隔绝半管和第二隔绝半管,所述第二隔绝半管的两端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二隔绝半管内设置有第二紧固半管,所述第一隔绝半管的两端内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隔绝半管内设置有第一紧固半管,所述第一紧固半管与第一隔绝半管之间和第二紧固半管与第二隔绝半管之间均设置有若干连接板,所述第一隔绝半管与第二隔绝半管的外表设置有橡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钻杆为混凝土制成,所述钻杆与钻杆接头为螺纹连接,所述钻杆与钻杆接头等宽,所述延长杆与钻杆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钢绞线的一端位于锚固头内,所述钢绞线位于第一紧固半管和第二紧固半管之间,所述钢绞线为单股或四股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绝半管和第二隔绝半管在远离锚固头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钢绞线相同,所述固定盘的顶部和底部内均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一隔绝半管和第二隔绝半管在与螺纹槽相同的位置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螺栓穿过连接孔与螺纹槽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板与第一紧固半管和第二紧固半管等长,所述橡胶套与第一隔绝半管和第二隔绝半管等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隔绝装置,可以将钢绞线与浇筑的混凝土隔绝开,同时,通过橡胶套的弹性和固定盘,可以有效的保证隔绝装置与钢绞线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保证了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在使用完毕后,将固定盘从隔绝装置上拆卸下来,进而可以将钢绞线从隔绝装置内拔出,当钢绞线被拔出后,第一隔绝半管和第二隔绝半管之间的距离会缩短,进而可以将隔绝装置从橡胶套内移出,只留下混凝土和橡胶套在土层中,避免了钢绞线残留影响后续施工的现象,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避免了大量的材料浪费,从而解决了影响临近后续的施工且造成材料的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汊河之星高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汊河之星高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57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幕墙清洁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大跨度大断面多联隧道台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