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涌泉穴中药敷贴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75237.1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4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帆;黄建平;杨军;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0 | 分类号: | A61H39/00;A61M37/00;A61M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陈翔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涌泉 中药 敷贴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涌泉穴中药敷贴固定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脚垫,脚垫上设置有多个弹性绳套,多个弹性绳套用于套在脚趾或脚踝上,脚垫内侧设置有用于与脚底皮肤贴合的硅胶贴,硅胶贴设置有药槽,药槽的槽口朝向脚底皮肤设置,药槽内设置有压环,压环的内侧设置有敷贴,敷贴设置有用于容纳医用棉的夹层。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将脚垫上的药槽的槽口朝向脚底皮肤,再将多个弹性绳套分别套在脚趾或脚踝上,将硅胶贴贴合在脚底皮肤上,将药槽预设在脚垫上对应相应穴位的位置上,从而将准确地将药物敷贴在相应的穴位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敷贴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涌泉穴中药敷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穴位贴敷,是将中草药物理粉碎后,用水及油混合制成药饼置于空白贴之上,贴于患者患处,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发挥药效,达到治疗效果。它的治疗范围广泛,包括睡眠障碍、高血压、消化不良、腹泻、风湿骨痛病、颈椎腰腿疼等等的内外疾病。近年来有很多报道证实采用中药贴敷于涌泉穴可以治疗多种老年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的失眠症。故而在临床上,很多时候都会采用这个方法,将中药粉碎制膏后,置于到空白贴敷,再贴敷到涌泉穴位上,以进行治疗。这个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不良反应轻,可以让病人自行操作。但是该治疗方法存在几个问题:1、根据文献梳理可以了解,中药穴位贴敷与非穴位贴敷的疗效存在差异,病人对于穴位(如涌泉穴)的定位无法准确掌握,难以保障治疗效果;2、传统空白贴的粘性不强,不能牢固固定在皮肤局部且无法维持一定的局部压力;3、老年人皮肤黏贴部位容易出现局部过敏症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涌泉穴中药敷贴固定装置,该装置能够准确地将药物敷贴在相应的穴位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涌泉穴中药敷贴固定装置,包括有用于套在脚上的袜套,其特征是:袜套包括有脚垫,脚垫上设置有多个弹性绳套,多个弹性绳套用于套在脚趾或脚踝上,脚垫内侧设置有用于与脚底皮肤贴合的硅胶贴,硅胶贴设置有药槽,药槽的槽口朝向脚底皮肤设置,药槽内设置有压环,压环的内侧设置有敷贴,敷贴设置有用于容纳医用棉的夹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药槽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导向槽,压环的外侧面设置有与导向槽适配的导向块,导向块滑移设置在导向槽内,以使压环与药槽滑动连接,压环套设在敷贴上,并且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呈放射性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环包括有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第一环体设置有螺纹环,第二环体设置有螺纹孔,螺纹环和螺纹孔螺纹连接,导向块设置在第二环体上,第一限位环设置在第一环体的上端,第二限位环设置在第二环体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环体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杆,第一限位环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多个连接孔下端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环,连接杆的上端穿过相应的弹性环,并连接有弹性限位块,以将第一限位环固定在第一环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敷贴上的药物中混合有月桂烯醇酮,以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药槽的槽口朝向脚正中连线前/与中/交会处,以与涌泉穴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药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用于与脚底皮肤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中心医院,未经温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5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除甲醛的墙布
- 下一篇: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的手术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