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池组加热型连接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70505.0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严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正祥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G08B17/06;G08B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刘梅 |
| 地址: | 4043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组 加热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组加热型连接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凸型连接块和凹型连接块,所述凹型连接块的内部插接有螺栓,所述板体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火报警结构,所述板体的顶端均匀设置有三组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硅胶片,所述板体顶端的两侧设置有防碰撞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二壳体、蜂鸣器、导电线、电池腔、弹性金属片、顶块、第二弹簧、第三壳体和易熔金属盖,使用时,电池一旦起火,易熔金属盖融化脱落,第二弹簧推动顶块上升,挤压弹性金属片接触电池腔连通电流,蜂鸣器随即报警,实现了起火报警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池组加热型连接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借着政策东风发展也愈加迅速,国产电动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传统车企也在新能源汽车上下足了功夫,于此而来了新能源汽车配件需求也日渐增大,尤其动力电池组相关的配件生产市场更是广大。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在连接电池方面仅仅依靠导电连接器,连接方式较为松散,在颠簸的路况下容易出现电池脱落的风险,不具备电池夹持固定的功能;
(2)传统的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仅仅作为电路连通的线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自燃等新闻不绝于耳的当下,其功能局限性明显,不具备起火报警的功能;
(3)传统的新能源电池组连接板,仅仅连接在电池电极的一侧,对于电池两侧的磕碰等冲击情况无防护作用,不具备碰撞防护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组加热型连接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具备电池夹持固定的功能、不具备起火报警的功能和不具备碰撞防护的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组加热型连接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凸型连接块和凹型连接块,所述凹型连接块的内部插接有螺栓,所述板体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火报警结构,所述板体的顶端均匀设置有三组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硅胶片,所述板体顶端的两侧设置有防碰撞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由基座、导电片、斜面夹块、第一弹簧和第一壳体组成,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在板体的顶端,所述基座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电片,所述基座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均设置有斜面夹块,所述斜面夹块的一侧和第一壳体内部的一侧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防火报警结构由第二壳体、蜂鸣器、导电线、电池腔、弹性金属片、顶块、第二弹簧、第三壳体和易熔金属盖组成,所述第三壳体固定连接在夹持结构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三壳体外部的顶端螺纹套接有易熔金属盖,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底端和第三壳体内部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壳体的外部螺纹套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池腔,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金属片,所述蜂鸣器的底端与弹性金属片顶端的一侧和电池腔的顶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电线。
优选的,所述弹性金属片的顶端低于电池腔的底端,所述顶块的顶端与易熔金属盖的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正祥,未经严正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0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温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盐蒸汽环保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