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壁混凝土的混合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8799.3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7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天其;张军辉;李祥芹;铉文韬;李云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壁 混凝土 混合 喷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壁混凝土的混合喷射装置,包括PVC速凝剂导管,在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上安装有一个阀门,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的进口通过气动速凝剂泵与一个装有速凝剂的储罐连通,在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上固定有一根混凝土导管,所述的混凝土导管的进口与湿喷机的出口固定相连,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的出口与待喷壁面的距离小于混凝土导管的出口与待喷壁面的距离。采用本结构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速凝剂导管,尤其涉及一种护壁混凝土的混合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坑支护作业过程中,护壁混凝土改善了支护工作条件,加固了围护桩或围岩。隔绝了内部环境与大气的接触,堵塞渗水通道,给围护桩或围岩自身的稳定性创造了有利条件。传统的护壁混凝土混配的方式是将速凝剂直接倒入混凝土湿喷机输入口,速凝剂伴随混凝土从输入口流经导管,喷出导管喷射头时,混凝土经常出现早凝现象,导致喷射混凝土作业质量差,护壁效果差,大量浪费混凝土及速凝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保证了护壁混凝土的质量,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护壁混凝土的混合喷射装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护壁混凝土的混合喷射装置,包括PVC速凝剂导管,在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上安装有一个阀门,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的进口通过气动速凝剂泵与一个装有速凝剂的储罐连通,在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上固定有一根混凝土导管,所述的混凝土导管的进口与湿喷机的出口固定相连,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的出口与待喷壁面的距离小于混凝土导管的出口与待喷壁面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材料普通,所有配件设施均为现场加工,维修方便;
2、速凝剂导管方便安装及拆解,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3、速凝剂导管加工简单,方便使用。
4、速凝剂与混凝土混合时间可控,护壁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为一项工程节约成本大约3万元,节约工期大约20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护壁混凝土的混合喷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护壁混凝土的混合喷射装置,包括PVC速凝剂导管,在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上安装有一个阀门1,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2的进口通过气动速凝剂泵与一个装有速凝剂的储罐连通,在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上固定有一根混凝土导管3,所述的混凝土导管的进口与湿喷机的出口固定相连,所述的PVC速凝剂导管的出口与待喷壁面的距离小于混凝土导管的出口与待喷壁面的距离。
所述的阀门用于控制速凝剂的出量及速度。混凝土与速凝剂进入各自的管道,伴随着混凝土喷射,打开速凝剂开关。使速凝剂和混凝土在空气中发生作用,以最合适的强度使混凝土在作业面上凝结。
以上结构适用于有外加剂的混凝土作业,对已有作业方式进行改良,从而达到提高喷射混凝土作业质量及效率的目的。
上述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材料、连接方式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该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8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