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弹性止流环的拖把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66992.3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1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蔡承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凯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13/254 | 分类号: | A47L13/254;A47L13/5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刘芳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弹性 止流环 拖把 | ||
一种具有弹性止流环的拖把,包含一中空拖把杆组件、一连结件、一弹性止流环与一拖把头组件。中空拖把杆组件具有一杆体内壁,藉以围构出一杆内空间,并且具有一杆体内壁。连结件的一第一连结部伸入并连结固定于中空拖把杆组件,并具有一开设有一环槽以供套设弹性止流环。弹性止流环受第一连结部与杆体内壁所挤压而密封杆内空间,藉以防止一液体流入杆内空间。拖把头组件连结固定于连结件的一第二连结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阻止液体流入杆内空间,具备有延长拖把使用寿命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弹性止流环以防止液体流入杆内空间的拖把。
背景技术
为了环境的清洁,一般常使用拖把作为地板的清洁用具,现有的拖把由一握杆及一结合于握杆末端的拖把头所组成,并通过将拖把头于一水桶中沾湿,并于清洁地板后,将该拖把头于该水桶内进行清洗及拧干等动作。此种以手拧干拖把头上的布条进行脱水的方式,相当地费力与不卫生。为了能有效的清洁地板及迅速、省力的将该拖把头脱水,目前已具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拖把及其对应的脱水方式。
第一种方法于水桶上设置一脱水篮,使用者可将拖把头放置于该脱水篮中用力旋转及挤压,以拧干布条,但其拧干方式效率较差,使用者需耗费大量的力气才能将布条拧干。
第二种方法,则为于水桶上架设一挤压装置,拖把的布条放置于该挤压装置中间,使用者需用脚踏踩该挤压装置的踏板,并需用手将该拖把提起,此操作过程繁复并且使用者于操作时的重心会不稳,可能会有摔跤的危险。
第三种脱水方法,将拖把头放置于一旋转式脱水桶的脱水篮上,使用者可利用脚踩踏该旋转式脱水桶的踏板的方式驱动脱水篮旋转,利用离心力的方式将该拖把头脱水。此方式具有省力与快速脱水的优点,但此方式会需要结构十分复杂的脱水桶,造成生产上成本提高。此外使用者亦有操作时的重心会不稳的问题。
第四种脱水方法,将一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拖把杆内形成一可旋转式拖把,然后再将旋转式拖把放置于一旋转式脱水桶的脱水篮上,通过操作拖把杆使旋转驱动机构间接带动拖把头旋转,利用离心力的方式将该拖把头脱水。
然而,不论采用上述拧干、挤干或旋转脱水的方式,为了减轻拖把杆的重量,并使拖把杆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通常会采用中空金属管结构作为拖把杆。此外,由于拖把杆底端邻近于拖把头的部位,经常会接触到清洁液、脏污液体或清洁用水,所以通常会在中空金属管结构的表面进行抗氧化(防锈)处理。然而,在中空金属管结构的内壁通常会因为不易进行抗氧化(防锈)处理,或者因为进行抗氧化(防锈)处理的作业成本较高,而选择不对中空金属管结构的内壁进行抗氧化(防锈)处理。此外,针对可旋转式拖把,装设于杆内空间中的旋转驱动机构通常也包含未经抗氧化(防锈)处理的零组件。
由于拖把杆为中空金属管结构,且拖把头直接或间接结合于拖把杆的缘故,通常会在结合处存在缝隙。每当使用者将拖把头浸入清洁液或清水中清洗时,清洁液或清洁用水等液体就会逐渐渗入杆内空间。经年累月下,会造成拖把杆(中空金属管结构)的内壁被氧化而锈蚀,更严重的是,还会造成旋转驱动机构因为氧化锈蚀损坏而无法发挥正常的功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在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液体可能流入杆内空间而造成拖把杆内壁甚至是旋转驱动机构因为氧化锈蚀而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竭力于发明出一种可防止液体流入杆内空间的拖把,藉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必要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具有弹性止流环的拖把,其包含一中空拖把杆组件、一连结件、一弹性止流环与一拖把头组件。中空拖把杆组件具有一杆体内壁,藉以围构出一杆内空间。连结件包含一第一连结部与一第二连结部。第一连结部伸入并连结固定于该中空拖把杆组件,并且具有一开设有一环槽的外周壁。第二连结部自第一连结部一体成型地延伸出。弹性止流环套设于环槽,并受该第一连结部与杆体内壁所挤压而密封杆内空间,藉以防止一液体流入杆内空间。拖把头组件连结固定于该第二连结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凯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帝凯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6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