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继电器工作状态检测系统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66378.7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4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罗乐;刘鹏飞;李红;吴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1/30;G01R1/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工作 状态 检测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工作状态检测系统和装置,该检测系统中第二DC模块的正极连接第一采样电路模块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和主正继电器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二测量处理元件,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DC模块的负极、第一采样电路模块的另一端以及主负继电器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DC模块的正极和主正继电器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DC模块的负极和主负继电器的另一端,控制处理模块连接第一采样电路模块、第二采样电路模块、第三采样电路模块、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以便于检测系统及时上报故障信息,提高故障判断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工作状态检测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和普及电动汽车的呼声日趋高涨,国内外也已开始电动汽车的量产和销售。车载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性能和安全性。由于通过继电器的电流有时高达几百安培,在大电流和高压的作用下,继电器容易产生拉弧等现象,上述汽车的继电器如果出现故障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正常行驶时继电器没有正常闭合,必然会影响整车的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甚至不能正常行驶;而继电器触头如果烧结,不能正常断开,将在停车后造成无端耗电,浪费电能,甚至在日常维护时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对高压回路中的继电器状态的检测非常重要。目前还没有检测继电器触头状态的检测装置为了保证车载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和性能,需要实时监控继电器闭合状态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继电器工作状态检测系统和装置,该继电器工作状态检测系统采用多个采样电路模块,将多个采样电路模块实际采集的电压值与期待电压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提高故障判断准确度以及上报故障信息及时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继电器工作状态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回路、电压采样电路和控制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回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DC模块、主正继电器、第二DC模块和主负继电器,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一采样电路模块、第二采样电路模块和第三采样电路模块,所述第二采样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二测量处理元件,其中,
所述第二DC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采样电路模块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主正继电器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测量处理元件,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DC模块的负极、所述第一采样电路模块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主负继电器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 DC模块的正极和所述主正继电器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DC模块的负极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另一端,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采样电路模块、第二采样电路模块、第三采样电路模块、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
所述第一采样电路模块、所述第二采样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三采样电路模块用于采集电压值,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主正继电器的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二驱动信号,并比较采集的电压值和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得到的期待电压值,确定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采样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单向导通元件和外接电源,其中,
所述外接电源、所述单向导通元件和所述第五电阻依次串联后连接所述第二测量处理元件、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其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正极与所述外接电源连接;
所述外接电源用于提供电能,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用于保护所述外接电源,所述第五电阻用于保护所述第二测量处理元件以及为所述第二测量处理元件提供偏置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6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