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袋栽搔菌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1195.6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5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蔡惠军;卢国宝;杨斌斌;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兴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袋栽搔菌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袋栽搔菌机,其结构简单,可同时将多个菌包翻转然后再进行切割,并且切割位置便于进行调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包括切割机构、翻转机构和整体架;切割机构包括支架和滑动架,支架顶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导轨,两组第一导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滑块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设置有两组第二导轨和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齿条,滑动架底端固定连接有与两组第二导轨滑动连接的移动块,滑动架上设置有移动电机和切割电机,移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滑动架上转动安装有两组切割刀轴,两组切割刀轴上均设置有切割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袋栽搔菌机。
背景技术
用菌的生产是来自于菌包,菌包是用袋装的培养基植料(如棉籽壳)接入菌种再经过大棚培养和温控培养做成的,生产食用菌时,只要保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菌包内的水分,就可以长出食用菌。
菌包在制作时,为方便后续使用,需要将菌包的顶部切断,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的方式,效率不高,操作者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其发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袋栽搔菌机,其结构简单,可同时将多个菌包翻转然后再进行切割,并且切割位置便于进行调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袋栽搔菌机,包括切割机构、翻转机构和整体架;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支架和滑动架,支架顶部设置有两组第一导轨,两组第一导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设置有两组第二导轨和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齿条,所述滑动架底端固定连接有与两组第二导轨滑动连接的移动块,滑动架上设置有移动电机和切割电机,移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滑动架上转动安装有两组切割刀轴,两组切割刀轴上均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切割电机输出轴通过传动皮带以及皮带轮带动两组切割刀轴旋转,支架上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右端与底座通过连接轴承可转动连接;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三组固定架、连接架和翻转电机,三组固定架上均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承,三组所述第一转动轴承内圈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两组翻转臂,翻转臂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翻转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臂,第一驱动臂上轴连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承,第二转动轴承内圈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臂和第三驱动臂,第一驱动杆另一端与第二驱动臂轴连接,第三驱动臂上轴连接有第二驱动杆,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驱动臂,第二驱动杆另一端与第四驱动臂轴连接;
支架上固定有延展架,所述固定架和连接架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延展架上,所述整体架上可转动设置有多个传送轴,所述翻转臂处于多个传送轴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袋栽搔菌机,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组螺母,两组螺母均与支撑环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袋栽搔菌机,所述滑动架上设置有两组长条孔,两组长条孔处滑动连接有调节轴,调节轴上设置有张紧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袋栽搔菌机,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在翻转臂两端的竖板,竖板上设置有气缸,气缸输出端设置有驱动板,驱动板上设置有穿过竖板的两组横杆,两组横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袋栽搔菌机,所述翻转电机输出轴与第一驱动臂之间、第二驱动臂和第三驱动臂与连接轴之间、第四驱动臂与驱动轴之间以及翻转臂与驱动轴之间均设置有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袋栽搔菌机,所述连接架为两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兴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兴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1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