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侧面碰撞改型车门防撞梁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0995.6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4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火;姚艳伟;孙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凯迪汽车车身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汽***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面 碰撞 改型 车门 防撞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侧面碰撞改型车门防撞梁,包括车门防撞梁;所述车门防撞梁以车前门内板为载体,车门防撞梁分别与车前门内板和设置于车门前部的铰链加强板连接构成一整体;所述车门防撞梁前部设有一个X向支撑结构,且Y向与铰链加强板相连,车门防撞梁将铰链加强板顶住,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所述车门防撞梁后部与前车门内板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车门防撞梁,防撞梁的前端,不仅有Y向支撑面,还有X向支撑面,对正面和侧面施加的力都有很好的支撑效果;当车体受到25%正面撞击时,车门能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A柱不会折弯、溃缩;既能满足碰撞测试,同时也增加汽车的整体强度,对车内人员形成强有力的保护,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门防撞梁,具体涉及一种满足正、侧面碰撞要求改型的车门防撞梁。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壮大,交通事故频发,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汽车的安全性。之前,国内并没有一个相对严格公正的碰撞标准,随着中保研的碰撞测试公布,不少车型都不满足标准。尤其是中保研的碰撞参考了美国IIHS标准,加入了以64km/h的正面25%偏置碰撞,这对车企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25%的偏置碰撞,撞击位置巧妙的躲开了前防撞梁及纵梁区域。而很多车企只关注前防撞梁,由于机构空间的限制,对侧围及车门的结构强度要求非常高。侧围必须有效的分散碰撞力,车门必须对侧围起到一个很好的支撑作用。因此,车门的防撞梁要同时经得起侧碰和正碰的考验。
现有汽车防撞梁前后端多采用与内板Y向搭接焊接结构,这种结构只考虑了侧碰的作用,对正面碰撞的前后支撑作用比较小。当正面25%偏置碰撞发生时,碰撞力主要传给了侧围,侧围的力又传给车门,因防撞梁不能对前部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车门容易变形,这样就很容易导致A柱严重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满足车门正、侧面碰撞的车门防撞梁,以克服现有汽车防撞梁无法应对25%的偏置碰撞,易损毁车门A柱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正、侧面碰撞改型车门防撞梁,包括车门防撞梁2;
所述车门防撞梁2以前车门内板1为载体,车门防撞梁2分别与前车门内板1和设置于车门前部的铰链加强板3连接构成一整体;
所述车门防撞梁2前部设有一个X向支撑结构,且Y向与铰链加强板3 相连,车门防撞梁2将铰链加强板3顶住,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
所述车门防撞梁2后部与前车门内板1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防撞梁2的主截面为弓字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门防撞梁2采用热成型工艺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防撞梁2分别与铰链加强板3和前车门内板1焊接成一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加强板3为上下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防撞梁2Y向与铰链加强板3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防撞梁2后部与前车门内板1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正、侧面碰撞改型车门防撞梁,防撞梁的前端,不仅有Y向支撑面,还有X向支撑面,对正面和侧面施加的力都有很好的支撑效果;提升了防撞正、侧碰撞性能,增加了防撞梁的有效防护范围,在不损失侧碰的前提下,又增加了车身正面碰撞强度;当车体受到25%正面撞击时,车门能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减小力对侧围A柱的作用,从而A柱不会折弯、溃缩;既能满足碰撞测试,同时也增加汽车的整体强度,对车内人员形成强有力的保护,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凯迪汽车车身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凯迪汽车车身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0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翻式开关门验章柜
- 下一篇:一种探头可移动的火花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