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暗室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59888.1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6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夏冬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蓉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E04H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 |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暗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暗室,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被测件DUT正对面;所述第一侧壁内、以被测件DUT在所述第一侧壁的投影为圆心,R=L×tgθ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铺设有尖锥形吸波材料;其中,所述θ为根据吸波能力所确定的吸波材料所对应的最大入射角。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析尖锥形吸波材料与圆形吸波材料(或劈形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吸波材料的布置进行设计,进一步消除侧壁杂波,提高内壁吸波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率,降低测试系统本身对测试带来的环境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暗室。
背景技术
微波暗室进行天线性能测试时,暗室的内壁(包括顶壁和侧壁)需要贴吸波材料,目的在于减少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因为遇到内壁的所产生的杂波(包括绕射、散射波等)。
吸波材料的存在虽然致力于降低杂波干扰,但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吸波材料其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也各不相同,并且,电磁波的入射角度不同,其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依然会误导测试雷达将杂波信号误认为目标物发射的信号而产生误判。
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置暗室内壁吸波材料,以尽可能的减少吸波材料本身对测试的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波暗室及微波暗室中吸波结构的布置方法,旨在通过设置暗室内壁吸波材料的布局方式,尽可能大的减少吸波材料本身对被测件性能测试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暗室,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被测件DUT正对面;所述第一侧壁内的、以被测件DUT在所述第一侧壁的投影为圆心,R=L×tgθ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铺设有尖锥形吸波材料;其中,所述θ为根据吸波能力所确定的吸波材料所对应的最大入射角。
进一步地,上述微波暗室中,还包括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的内壁相对;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内,基于被测件DUT的电磁波角度发射范围±φ所覆盖的区域,设置有圆形吸波材料或劈形吸波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微波暗室中,在所述第一侧壁中,基于被测件DUT的电磁波角度发射范围±φ所覆盖的区域内,设置有圆形或劈形吸波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微波暗室中,所述角度发射范围±φ为±60°。
进一步地,上述微波暗室中,所述最大入射角θ通过测试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从不同角度入射至吸波材料时电磁波被吸收的能力的确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析尖锥形吸波材料与圆形吸波材料(或劈形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吸波材料的布置进行设计,进一步消除侧壁杂波,提高内壁吸波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率,降低测试系统本身对测试带来的环境干扰。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尖锥形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示意图;
图2为圆形吸波材料的电磁波吸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波暗室实施例中,基于试验确定吸波材料对应的最大入射角θ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微波暗室实施例中,侧壁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尖锥形吸波材料和圆形吸波材料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蓉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蓉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98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表面雕花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物流用的易碎物品包装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