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57836.0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3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付延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润福科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生物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筛目过滤器,储水罐,第一污水泵,曝气池,搅拌机,MBR膜过滤器,第二污水泵,第一截流阀,过滤水罐和第三截流阀,本实用新型MBR膜过滤器的设置,经过曝气池曝气后的污水进入生化池,鼓风机通过曝气管将气体传输至膜组件,膜组件能将全部的生物量截留在反应器内,可以获得长泥龄和高悬浮固体浓度,有利于生长缓慢的固氮菌和硝化菌的增殖,不需进行延时曝气就能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从而强化了活性污泥的硝化能力,膜分离还能维持较低的使剩余污泥产率远小于活性污泥工艺,且系统运行更加灵活和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MembraneBio-Reactor,简称MBR,中文名为膜生物反应器。该设备是应用了膜分离计术与生物微处理设术的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相对于统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MBR模块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的污水更加清洁,不仅可以安全向下水道或自然排放,还可以直接利用于清洗、清洁、绿化、景观、建筑等。
现有的污水处理一般采用机械曝气的方法进行曝气,曝气效果差,系统运行不灵活,抗负荷冲击能力弱,出水水质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筛目过滤器,储水罐,第一污水泵,曝气池,搅拌机,MBR膜过滤器,第二污水泵,第一截流阀,过滤水罐和第三截流阀,所述的筛目过滤器通过水管与储水罐连接;所述的储水罐与曝气池通过水管连接,且储水罐与曝气池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污水泵;所述的曝气池与MBR膜过滤器设置为一体式;所述的MBR膜过滤器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该排污管上串接有第二污水泵和第一截流阀;所述的MBR膜过滤器与过滤水罐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的过滤水罐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管,该循环管上串接有第三截流阀。
作为优化,所述的曝气池底部设置有搅拌机,该搅拌机的搅拌桨叶延伸至曝气池内部,为污水提供一定停留时间,通过简单的曝气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
作为优化,所述的MBR膜过滤器包括生化池,膜组件,曝气管,鼓风机,第三污水泵和第二截流阀,所述的生化池的内部设置有膜组件;所述的膜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曝气管,该曝气管与鼓风机连接;所述的生化池与过滤水罐之间设置有水管;所述的第三污水泵和第二截流阀均安装在膜组件与过滤水罐之间的水管上,经过曝气池曝气后的污水进入生化池,鼓风机通过曝气管将气体传输至膜组件,膜组件能将全部的生物量截留在反应器内,可以获得长泥龄和高悬浮固体浓度,有利于生长缓慢的固氮菌和硝化菌的增殖,不需进行延时曝气就能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从而强化了活性污泥的硝化能力,膜分离还能维持较低的使剩余污泥产率远小于活性污泥工艺,且系统运行更加灵活和稳定。
作为优化,所述的过滤水罐一侧的循环水管与膜组件与过滤水罐之间的水管连接,且连接接头位于第三污水泵和第二截流阀之间,可将过滤水罐底部沉淀的水进行循环过滤,以保证污水过滤后的出水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的膜组件采用沉浸一体式,且膜片为液中膜,将膜组件置于生化池之内,水透过膜的推动力主要靠第三污水泵产生的负压来实现,依靠曝气时空气泡的搅动在膜表面形成交错流,来实现膜表面的清洁,且耗能低,而且液中膜在使用过程中易清洗,能够承受交错流的剧烈冲刷,寿命较长,通常液中膜的使用寿命是中空纤维膜的3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曝气池的设置,为污水提供一定停留时间,通过简单的曝气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润福科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润福科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7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