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底复吹转炉冷却水管的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56974.7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7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马进国;王振江;韩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胡万臣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底复吹 转炉 冷却 水管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底复吹转炉冷却水管的防护结构,在原转炉耳轴托圈水管两侧均加装或者焊接有防砸的保护板,保护板竖直固定设置、由厚20mm的Q235材质的钢板构成,保护板的高度与裸露的水管高度一致,宽度紧贴炉壳外部一直到托圈外沿。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在转炉炉前测温取样或者炉后出钢过程被烟罩冷钢、积渣或氧枪枪身上的积渣冷钢掉落砸坏的几率,提高转炉作业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底复吹转炉冷却水管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炼钢工序的主要设备为转炉炉壳本体,其中转炉炉帽、炉口水冷管进水管的布局:从转炉从动侧布管,进入转炉东侧倾动内,再从转炉炉帽炉口进水管将水依次送入转炉炉帽及炉口内以实现循环冷却作用。转炉炉帽段的水冷管紧贴炉壳外部并埋于炉体裙板下面,起到循环降温作用。转炉炉口的水冷管埋于炉体裙板下部,对接在炉口本体上的进出水管接头,实现冷却水的循环。转炉炉帽段及炉口的冷却水出水管布局与进水管对称分布在转炉西侧,与西侧托圈(耳轴处)对接,循环水回归至托圈内回水管内排出。存在的问题:转炉在炉前测温取样或者炉后出钢过程时,此时的转炉倾动角度一般显示在78°~90°或者-90~-105°,角度范围内持续时间约2-6分钟(炉前测温取样约3分钟,炉后出钢约4-6分钟),转炉上方烟罩内的冷钢、积渣或者转炉氧枪枪身的积渣冷钢若发生掉落,容易从上方砸落至炉壳上,再滑落在炉帽、炉口冷却水的进出水管周围,容易将水管砸裂,严重的会将水管砸断,造成转炉停炉,影响转炉作业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底复吹转炉冷却水管的防护结构,可以降低在转炉炉前测温取样或者炉后出钢过程被烟罩冷钢、积渣或氧枪枪身上的积渣冷钢掉落砸坏的几率,提高转炉作业率。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顶底复吹转炉冷却水管的防护结构,在原转炉耳轴托圈水管两侧均加装或者焊接有防砸的保护板,保护板竖直固定设置、由厚20mm的Q235材质的钢板构成,保护板的高度与裸露的水管高度一致,宽度紧贴炉壳外部一直到托圈外沿。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转炉炉帽、炉口进出水管运行正常,再没有被砸坏,同时加装的防护板运行良好,防护装置可根据破坏程度选择转炉定修时更换或修补,未发生转炉停炉事故,为转炉稳定生产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顶底复吹转炉冷却水管的防护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原转炉耳轴4托圈水管2两侧均加装或者焊接有防砸的保护板1,保护板1竖直固定设置、由厚20mm的Q235材质的钢板构成,保护板1的高度与裸露的水管2高度一致,保护板1的宽度紧贴炉壳外部一直到托圈3外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6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车自动摘挂钩系统
- 下一篇:一种LF炉电极接长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