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55480.7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1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钱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德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4C5/04 | 分类号: | B44C5/04;B32B9/00;B32B9/04;B32B33/00;G02B1/14;G02B1/115;G02B1/18 |
| 代理公司: | 东莞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何树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东城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结构 黑色 光学 装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装饰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所述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片、纳米叠层膜、增透模组层以及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该黑色光学装饰膜具有可见光范围反射率低、耐油污和耐冲击能力强的优点,使用寿命长,可广泛用于手机电池后盖、手机摄像头保护玻璃黑色弱光装饰圈、手机中框、汽车和各种仪器仪表面板以及各种五金件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装饰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
背景技术
黑色是装饰行业中的流行色,特别是手机行业,尽管各种彩色的手机多种多样,但黑色的销量还是占很大的比例,生活中黑色外饰件也是主流颜色,不锈钢等金属的五金件除了镀铬外最主流的颜色也是黑色。
真空镀膜领域的装饰件黑色也是主导颜色,其黑色大多是采用各种金属和甲烷乙炔等含碳气体反应磁控溅射PVD或者多弧离子镀以及化学气相沉积(PECVD)制成,但碳化物形成的黑色由于镀膜过程中采用甲烷乙炔,膜层中含有碳和氢键,高温和盐雾环境下会和氧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不能通过高低温和盐雾试验,其在手机和汽车等要求较高行业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另外采用真空镀膜制备的碳化物由于碳的存在,有一定的导电性会屏蔽无线电微波信号,也不能应用在对无线电传输有很高要求的5G手机领域。现有的黑色光学装饰膜的耐油污和耐冲击能力不够,影响力其使用寿命,且其光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该黑色光学装饰膜具有可见光范围反射率低、耐油污和耐冲击能力强的优点,使用寿命长,可广泛用于手机电池后盖、手机摄像头保护玻璃黑色弱光装饰圈、手机中框、汽车和各种仪器仪表面板以及各种五金件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片、纳米叠层膜、增透模组层以及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叠层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诱导金属膜层和氧化硅膜层,所述氧化硅膜层的上表面与增透模组层的下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叠层膜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纳米叠层膜依次层叠。
进一步的,所述基片为玻璃基片、PMMA基片、 PC塑料基片或不锈钢基片。
进一步的,所述增透模组层为氟化镁层。
进一步的,所述增透模组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2-6层增透层。
进一步的,所述诱导金属膜层的厚度为3-6nm,所述氧化硅膜层的厚度为70-90nm。
进一步的,所述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的厚度为30-100nm。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还包括过渡加硬层,所述过渡加硬层的下表面与基片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过渡加硬层的上表面与纳米叠层膜的下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加硬层为贴合于基片的底油层或者UV漆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的上表面贴合有包装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采用光学吸收和折射的原理制备,具有可见光范围反射率低、耐油污和耐冲击能力强的优点,使用寿命长,可广泛用于手机电池后盖、手机摄像头保护玻璃黑色弱光装饰圈、手机中框、汽车和各种仪器仪表面板以及各种五金件等,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基片、2—过渡加硬层、3—纳米叠层膜、4—增透模组层、5—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6—包装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德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德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5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