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建筑用预埋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54192.X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2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万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5 | 代理人: | 丁亮 |
| 地址: | 610057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建筑 预埋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建筑用预埋件,包括:预埋管,变径塞和固定件;变径塞包括柱状部分,柱状部分沿径向设置多个支撑件,支撑件与对应位置的预埋管的内径管壁相切,且变径塞卡接于预埋管的一端,预埋管的另一端设置内螺纹,固定件设置相配合的外螺纹,且固定件与预埋管螺纹连接;变径塞还设置有内通孔,固定件设置有带螺纹的盲孔。变径塞的内通孔与固定件的带螺纹盲孔直径相同,且在装配情况下,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固定件的盲孔里螺纹方向与所述固定件的外螺纹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变径塞处增加一个着力点之外,还可以针对不同宽度的混凝土梁来改变预埋件的预埋深度,使得预埋件有更大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改进型建筑用预埋件。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尤其是高层建筑领域,外架搭建是其他施工的前提。但是考虑到搭建外架钢管的强度等因素,当楼层到一定高度时,就会采用悬挑架的结构,即在低楼层浇灌混凝土时预先贯穿墙体埋设一些工字钢并向建筑外伸出一定长度,这些向外伸出部分作为较高层外架的承力点。工字钢的埋设方向、伸出长度等根据具体设计安排。由于工字钢的承力较大,为了安全考虑,通常会在室内的部分做相应固定和补强,例如,使用u形预埋件锚固的方式固定在楼板面和楼面梁上。等到施工完成,需要将这些工字钢露出在室内和室外部分全部切割并对楼体的损坏部分进行修补,预埋在混凝土里的工字钢继续保留。这类传统方式费力费材很不适用。
为此本行业进行了各种技术上的改进尝试,目前比较成功的是采用一种特殊的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将预埋件埋入模子内,留出工字钢的固定位。这样工字钢可拆卸重复利用,预埋件对楼层的破坏也比传统的结构小得多,例如公开号为CN204098470U的专利申请。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该方案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临时固定螺杆直径较小,但是预留的通孔过大,临时固定螺杆只靠塑料防护盖内的螺纹固定,由于在工地上,混凝土都是快速大量向下倾倒,所以预埋件混容易偏离位置甚至被冲坏,并且该设计里的预埋件长度固定,当施工现场需要加长预埋件的长度时,该专利里的方案即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建筑用预埋件,包括:预埋管(1),变径塞(2)和固定件(3);
所述变径塞(2)包括柱状部分,所述柱状部分沿径向设置多个支撑件(21),所述支撑件(21)与对应位置的所述预埋管(1)的内径管壁相切,且所述变径塞(2)卡接于所述预埋管(1)的一端,所述预埋管(1)的另一端设置内螺纹,所述固定件(3)设置相配合的外螺纹,且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预埋管(1)螺纹连接;
所述变径塞(2)还设置有内通孔,所述固定件(3)设置有带螺纹的盲孔。所述变径塞(2)的内通孔与所述固定件(3)的带螺纹盲孔直径相同,且在装配情况下,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固定件(3)的盲孔里螺纹方向与所述固定件(3)的外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变径塞(2)与所述预埋管(1)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埋管(1)还包括第一限位盘(11),所述变径塞(2)还包括第二限位盘(22),所述第一限位盘(11)与第二限位盘(22)均向内凹陷,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限位盘(22)包含于所述第一限位盘(11)形成的凹陷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条件下,施工方在使用时,不仅可以增加一个固定螺杆的着力点,还由于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向内凹陷的设计,使得本方案的预埋件相对于模板的密封效果更好,更不易让混凝土液渗入预埋件影响后期使用。更由于本方案采用固定件3的设计,更好的拓展了预埋件的使用范围,使得施工方在现场还可以修改预埋部分的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是变径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万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万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41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