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电厂脱碳系统运行的液氨补充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54169.0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3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储昊;陈开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 |
| 主分类号: | F25D3/10 | 分类号: | F25D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孙永申 |
| 地址: | 20094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火电厂 脱碳 系统 运行 补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火电厂脱碳系统运行的液氨补充系统,包括氨罐,所述氨罐通过新增管路与氨压缩机经济器进口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氨压缩机经济器进口管的另一端与经济器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经济器的出口沿着管路经过冷凝器与氨压缩机相连接,所述氨压缩机沿着管路经过蒸发冷却器与贮氨器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冲入的液氨先经过经济器进行换热,具有减小了对系统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火电厂脱碳系统运行的液氨补充系统。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捕集系统采用低分压胺法CO2回收技术,整个系统分为烟气预处理系统、二氧化碳捕集部分和精制部分。精制系统将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捕集回收来的二氧化碳气体,经液氨系统冷却、液化后得到液体二氧化碳产品。
液氨系统原设计中,冲氨阀布置在贮氨器进口,由于贮氨器内压力较高(1Mpa)以上,用外接钢瓶(钢瓶压力1Mpa)的方法无法有效补充液氨。
自脱碳系统投运以来,冲氨有两个问题:
1、冷凝器进口处接入管道较细,冲氨速度慢,充一罐400kg的液氨需要2个小时左右,以单次补充2吨液氨为例,冲氨总时长近10个小时,速度较慢。
2、冲氨时需保持冲入液氨和二氧化碳热交换平衡,因此需控制冲入液氨的速度,冲氨速度太快会导致冷凝器内二氧化碳管道结冻,有系统堵塞被迫停运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火电厂脱碳系统运行的液氨补充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火电厂脱碳系统运行的液氨补充系统,包括氨罐,所述氨罐通过新增管路与氨压缩机经济器进口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氨压缩机经济器进口管的另一端与经济器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经济器的出口沿着管路经过冷凝器与氨压缩机相连接,所述氨压缩机沿着管路经过蒸发冷却器与贮氨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增管路的型号规格为DN25。
进一步地,所述的氨压缩机经济器进口管的型号规格为DN65。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凝器采用蒸汽冷凝器或烟气冷凝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经济器采用氨用经济器。
进一步地,所述新增管路还经另一单独支路与带有压力表的阀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的个数至少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表的量程为1MPa~2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调整了冲氨进口管位置,冲入的液氨先经过经济器进行换热,减小了对系统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2、接入位置优化后,增大了冲氨管管径,显著提高了冲氨速度,原本10个小时的冲氨过程缩短至2个小时以内便可完成,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系统结构图;
图中,1为新增管路,2为氨压缩机经济器进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4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轻质隔墙板
- 下一篇:一种采用全密封结构的五轴选择性涂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