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菌荧光染色液专用载玻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50577.9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0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诺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菌 荧光 染色 专用 载玻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菌荧光染色液专用载玻片,涉及载玻片技术领域,一种真菌荧光染色液专用载玻片,所述载玻片设置有标签标记区、对照区和受检区,所述受检区为便于盛放样品的凹槽结构,所述标签标记区位于所述载玻片的一侧,所述对照区的区域边缘设置有标识对照区的第一识别标识,所述第一识别标识与所述载玻片为一体结构,所述受检区的区域边缘设置有标识受检区的第二识别标识,所述第二识别标识与所述载玻片为一体结构。通过在载玻片上设置凹槽结构的受检区和对照区,能够有效减少荧光染色液渗漏以及消耗,可显著避免染色过程中因染色液分布不均或染色操作不当等造成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大大提高真菌荧光染色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玻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菌荧光染色液专用载玻片。
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作当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荧光染色的结果,包括技术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整个实验的操作程序、方法的敏感性、标本的固定、组织的处理等等因素。为了让每个实验室能够持续稳定地完成可靠的实验染色结果,以避免试剂失效或操作失当而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然而,现有真菌荧光染色用载玻片在结构设计上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菌荧光染色液专用载玻片,能够有效减少荧光染色液渗漏以及消耗,可显著避免染色过程中因染色液分布不均或染色操作不当等造成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大大提高真菌荧光染色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菌荧光染色液专用载玻片,所述载玻片设置有标签标记区、对照区和受检区,所述受检区为便于盛放样品的凹槽结构,所述标签标记区位于所述载玻片的一侧,所述对照区的区域边缘设置有标识对照区的第一识别标识,所述第一识别标识与所述载玻片为一体结构,所述受检区的区域边缘设置有标识受检区的第二识别标识,所述第二识别标识与所述载玻片为一体结构。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受检区为圆形凹槽结构,所述圆形凹槽结构内表面设置有防脱片层。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圆形凹槽结构的凹槽底部圆周长度小于凹槽口圆周长度。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圆形凹槽的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毫米,深度不大于0.5毫米。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第一识别标识为对照区字样标记,所述第二识别标识为受检区字样标记。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还包括防滑区,所述防滑区与所述受检区或所述对照区之间设置有区域分割线,所述防滑区设置于所述载玻片标签标记区的对侧。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防滑区设置于所述载玻片上表面。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防滑区设置于所述载玻片下表面。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防滑区设置于所述载玻片上表面和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菌荧光染色液专用载玻片,所述载玻片设置有标签标记区、对照区和受检区,所述受检区为便于盛放样品的凹槽结构,所述标签标记区位于所述载玻片的一侧,所述对照区的区域边缘设置有标识对照区的第一识别标识,所述第一识别标识与所述载玻片为一体结构,所述受检区的区域边缘设置有标识受检区的第二识别标识,所述第二识别标识与所述载玻片为一体结构。通过在载玻片上设置凹槽结构的受检区和对照区,能够有效减少荧光染色液渗漏以及消耗,可显著避免染色过程中因染色液分布不均或染色操作不当等造成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大大提高真菌荧光染色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诺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诺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0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便携式超声波检测仪器
- 下一篇:一种地质勘查专用取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