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移动胸瓶放置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48913.6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7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露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A61M1/00;A61M5/14 |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移动 放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移动胸瓶放置车,包括长方体结构的车筐,车筐的内部设有隔板,隔板与车筐配合围成配重腔,车筐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滚轮,车筐上设有两根向上延伸的固定杆,固定杆沿车筐的长度方向设置,固定杆内插入有活动手把,活动手把为倒U形结构,活动手把的两根竖直段分别伸入两根固定杆内,活动手把能够相对于固定杆上下运动,活动手把与固定杆之间设有固定装置用于将活动手把相对于固定杆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胸瓶的便携式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胸瓶放置车。
背景技术
胸外科术后康复期病人在下床走动或者如厕时需要手提胸瓶,病人术后身体较为虚弱,还常需要陪同人员进行搀扶,使得病人的运动较为不便,并且有时候还需要对病人进行输液,使得病人的运动更加不便,因此需要一种装置能够携带胸瓶且方便病人运动的装置来克服以上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胸瓶放置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移动胸瓶放置车,包括长方体结构的车筐,车筐的内部设有隔板,隔板与车筐配合围成配重腔,车筐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滚轮,车筐上设有两根向上延伸的固定杆,固定杆沿车筐的长度方向设置,固定杆内插入有活动手把,活动手把为倒U形结构,活动手把的两根竖直段分别伸入两根固定杆内,活动手把能够相对于固定杆上下运动,活动手把与固定杆之间设有固定装置用于将活动手把相对于固定杆进行固定。
配重腔内放置有配重物。
车筐前侧的侧壁上设有输液架放置杆,输液架放置杆靠近固定杆设置,输液架放置杆内拧入有第一螺栓。
固定装置为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穿过固定杆后与活动手把相抵靠。
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活动手把水平段上的按钮,活动手把为空心结构,按钮的下部穿过活动手把后设有压块,压块与活动手把的内壁之间设有弹簧,压块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设有用于压块穿过的腰形孔,第一连杆沿活动手把的水平段方向,活动手把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与第一连杆相铰接,第一连杆远离压块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位于活动手把的竖直段内,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铰接有定位块,定位块和第二支座之间设有扭簧,活动手把的竖直段上设有缺口,固定杆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定位块穿过缺口后位于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将胸瓶放置于车筐内,病人无需再进行手提,在车筐底部设置滚轮,病人能够通过手推车筐实现自主行走;2、根据病人身高调节活动手把的高度,提高病人行走时的舒适度;3、在车筐的底部设置配置腔,提高车筐的稳定性,避免车筐受力不均时发生翻车的事故;4、在车筐的侧壁上设有输液架放置杆,能够实现输液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筐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钮、压块、弹簧和第一连杆的配合关系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按钮、压块和第一连杆配合关系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块与第二连杆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未经绍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8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表面喷漆用去氧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物流货包规则排列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