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VC板材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7959.6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5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荣;李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卫东 |
主分类号: | B65G67/08 | 分类号: | B65G67/08;B65G15/30;B65G23/00;B65G23/04;B65G47/22;B62B1/10;B62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板材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板材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PVC板材收集装置,包括两个立板和拖车,两个所述立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轴杆,所述驱动轴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转盘,所述驱动轴杆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活动安装有传输带。该PVC板材收集装置,直接将拖车推进两个立板之间的空隙中,直至与传输带的贴近,然后通过传输带将PVC板推动至拖车的表面,当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启动伸缩杆使得两个扶正夹板相向移动,利用扶正夹板将PVC板扶正,整个过程全自动放置且无需人工扶正,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人工成本,同时自动扶正后,能够更加方便拖车运送PVC板,故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PVC板材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板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VC板材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丙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PVC板材成为继实木、钢铁、铝合金之后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制品广泛应用于建材、家具、广告耗材、汽车、轨道交通、化工等行业,现有的PVC板材生产经挤出冷却成型后,由传送设备传送,割刀切割成需要的长度,然后需要人工将切割后的PVC板材从传送设备放置到收集车上,且摆放整齐,效率低,成本高,且存在摆放不整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VC板材收集装置,具备自动收集,自动扶正等优点,解决了人工放置PVC板材到收集车上,效率低,成本高,且存在摆放不整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收集,自动扶正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VC板材收集装置,包括两个立板和拖车,两个所述立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轴杆,所述驱动轴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转盘,所述驱动轴杆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活动安装有传输带,所述驱动轴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从动轴,右侧所述立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表面活动安装有与从动轴活动连接的传动带,右侧所述立板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延伸至右侧所述立板内部的固定螺杆,两个所述立板的顶部且位于驱动轴杆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扶正夹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间距比拖车的宽度大两厘米,两个所述立板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扶正夹板对应的安置槽,左侧所述立板的内部开设有与驱动轴杆和限位转盘对应的转动槽,右侧所述立板的内部开设有与驱动轴杆对应的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杆与立板转动连接,驱动轴杆的材质为不锈钢,驱动轴杆与传输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动轴和主动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从动轴和主动轴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从动轴的直径小于主动轴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传输带的高度高于拖车的高度,传输带的材质为帆布,传输带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通过固定螺杆螺纹安装在右侧所述立板的右侧,扶正夹板的材质为硬质塑胶,扶正夹板的长度小于立板的长度,拖车为双轮车,拖车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VC板材收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卫东,未经李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7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层气水平井增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气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