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熔锆刚玉搅拌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47050.0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9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彤;陈信华;陈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3B5/187 | 分类号: | C03B5/187;C03B1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熔锆 刚玉 搅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熔锆刚玉搅拌桨。所述电熔锆刚玉搅拌桨包括两组搅拌桨本体和连通部,每组搅拌桨本体均设有搅拌叶片,且每组搅拌桨本体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两组搅拌桨本体的延伸部通过连通部连接。在浇筑过程中,采用该搅拌桨对玻璃液进行搅拌,能够显著减少玻璃成品的裂纹和气孔的发生比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料液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熔锆刚玉搅拌桨。
背景技术
电熔锆刚玉搅拌桨是各类瓶罐、拉管窑炉常用的易耗品,在玻璃料液浇筑过程中,通过电熔锆刚玉搅拌桨对玻璃液进行搅拌,确保玻璃液的温度、成分均匀。目前的搅拌桨的直径大多在60-90mm之间,长度大多在600-1000mm之间,单重在20-40kg之间。传统生产过程中采用单个搅拌桨或多个搅拌桨共组(通常6-8个)的方式来进行玻璃产品的浇筑生产,存在因为处理料液重量小、热容量低而导致玻璃成品容易产生裂纹和气孔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熔锆刚玉搅拌桨,在浇筑过程中,采用该搅拌桨对玻璃液进行搅拌,能够显著减少玻璃成品的裂纹和气孔的发生比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熔锆刚玉搅拌桨,包括两组搅拌桨本体和连通部,每组搅拌桨本体均设有搅拌叶片,且每组搅拌桨本体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两组搅拌桨本体的延伸部通过连通部连接。
在玻璃料液的浇筑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单组搅拌桨能够处理的料液量较低,整体热容量较低。而本实用新型的电熔锆刚玉搅拌桨包括两组搅拌桨本体,且每组搅拌桨本体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两组搅拌桨本体的延伸部通过连通部连接,将该搅拌桨用于玻璃料液的浇筑,相较于传统的单组搅拌桨或多组搅拌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桨通过在两组搅拌桨本体的基础上增加连通部,能够增加整体的热容量,有效减少玻璃成品裂纹的发生;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桨更有利于促进料液的流动,通过流动使得料液能够快速降温,形成结晶晶核,促使快速结晶,形成较大的表面强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裂纹。此外,发明人意外发现,在玻璃料液的浇筑过程中,采用该搅拌桨进行搅拌,也能够减少玻璃成品的气孔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为100-250mm,有利于料液能够快速降温,减少裂纹的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直径与搅拌桨本体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直径大于搅拌桨本体的直径,且延伸部呈圆台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直径比搅拌桨本体的直径大30-60mm,更有利于减少玻璃成品的气孔数量以及裂纹发生比例,提高产品合格率。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和连通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片为螺旋搅拌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推广应用;
(2)在玻璃料液的浇筑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桨进行搅拌,能够减少玻璃成品中裂纹的发生比例,减少气孔数量,提高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比例1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桨本体,2-搅拌叶片,3-延伸部,4-连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7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