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管线运动及变形的弹性穿舱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7037.5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3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田旭;刘焰明;张涛;李晶;郭国盛;张巍伟;华斌;董志刚;仲光华;钟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F16L55/033;F16L58/18;B63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管线 运动 变形 弹性 穿舱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管线运动及变形的弹性穿舱件结构,用于将管线固定在穿舱位置处,包括:护管、管线本体、防水缓冲组件和阻燃缓冲组件,护管穿设并固定在穿舱位置处;管线本体穿设于护管内,管线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护管内壁与管线本体外壁之间围合成缓冲空间;防水缓冲组件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与第一法兰和护管连接;阻燃缓冲组件容置于缓冲空间内,阻燃缓冲组件外侧壁与护管内部抵接,阻燃缓冲组件的内侧壁套设于管线本体上。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穿舱件结构能有效吸收管线振动、一次位移和二次位移,穿舱管线及法兰的材质不受结构材质限制,具有优异的防水性和阻燃、阻烟性,能有效减少噪音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管线运动及变形的弹性穿舱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设施中,存在很多振动管线穿过舱壁的情况。管线由于内部流体脉动的影响以及相关一次位移和二次位移的存在,会产生运动以及变形。通常管线与舱壁采用刚性连接,其设计方案是通过腹板或者双层套管与舱壁或者甲板结构焊接。该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缺点:
1、管线与结构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方式,管线长时间振动容易对穿舱件与结构间的焊缝造成破坏;
2、管线与结构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方式,对于本身振动的管线,长时间的管线运动和变形,容易造成管线法兰节点及焊道的泄露;
3、管线与结构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方式,容易产生噪声;
4、对于特殊材质的管线及需要内涂塑的管线,穿舱件型式受舱壁结构的材质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能有效吸收管线振动、一次位移和二次位移,穿舱管线及法兰的材质不受结构材质限制,具有优异的防水性和阻燃、阻烟性,能有效减少噪音污染的适用于管线运动及变形的弹性穿舱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管线运动及变形的弹性穿舱件结构,用于将管线固定在穿舱位置处,包括:护管、管线本体、防水缓冲组件和阻燃缓冲组件,所述护管穿设并固定在所述穿舱位置处;所述管线本体穿设于所述护管内,所述管线本体的两端均穿出预定距离后并分别连接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其中所述护管内壁与所述管线本体外壁之间围合成缓冲空间;所述防水缓冲组件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护管连接;所述阻燃缓冲组件容置于所述缓冲空间内,所述阻燃缓冲组件外侧壁与所述护管内部抵接,所述阻燃缓冲组件的内侧壁套设于所述管线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水缓冲组件包括防水罩和弹性连接件,所述防水罩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防水罩的防水端朝向所述护管方向设置,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并位于所述防水罩内,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护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橡胶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阻燃缓冲组件包括环形支撑块和弹性缓冲块,所述环形支撑块套设于所述管线本体上,所述环形支撑块朝向所述护管内部方向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缓冲块的一端与所述护管内壁抵接,所述弹性缓冲块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缓冲块为弹性阻燃橡胶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缓冲块的内侧壁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对的内壁之间间隔预定距离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水罩包括连接段和防护段,所述连接段通过多个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防护段朝向所述护管方向设置并构成所述防水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分设于所述穿舱位置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7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