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缝合骶棘韧带的带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46152.0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0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田相迪 |
| 地址: | 321099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缝合 韧带 带线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缝合骶棘韧带的带线器,包括通过连接轴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尾部设有手柄,第一钳臂的头部设有第一夹持头,第二钳臂的头部设有与第一钳臂的夹持头配合的第二夹持头,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内部沿其轴向具有可供导丝穿过的中空孔道,第一钳臂的中空孔道贯穿第一夹持头形成第一通孔,第二钳臂的中空孔道贯穿第二夹持头形成第二通孔,当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相互吻合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第一钳臂的尾部还设有与其内部的中空孔道连通的出线孔。该便于缝合骶棘韧带的带线器使用方便,可在深部狭窄的操作孔道里把缝线穿入深部韧带中,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便于缝合骶棘韧带的带线器。
背景技术:
在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中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式手术中,骶棘韧带悬吊术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地主要手术方式,需要将阴道与骶棘韧带之间进行缝合打结固定,但是骶棘韧带位于盆腔深部,经阴道切口暴露骶棘韧带后,骶棘韧带处于切口深部,缝合骶棘韧带需经过一个狭长通道,位置较为隐藏、又深,通过常规拾针器进行缝合难度很大,大大影响了手术时间,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335388.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骶棘韧带吻合器,该骶棘韧带吻合器虽然方便了缝合,但在深部狭窄的操作孔道里如何把缝线固定在深部韧带中仍然不能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直可提高手术效率的便于缝合骶棘韧带的带线器,该骶棘韧带带线器使用方便,可在深部狭窄的操作孔道里把缝线穿入深部韧带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便于缝合的骶棘韧带的带线器,包括通过连接轴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尾部设有手柄,其特征在于:第一钳臂的头部设有第一夹持头,第二钳臂的头部设有与第一钳臂的夹持头配合的第二夹持头,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内部沿其轴向具有可供导丝穿过的中空孔道,第一钳臂的中空孔道贯穿第一夹持头形成第一通孔,第二钳臂的中空孔道贯穿第二夹持头形成第二通孔,当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相互吻合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第一钳臂的尾部还设有与其内部的中空孔道连通的出线孔,第二钳臂的尾部还设有与其内部的中空孔道连通的入线孔,入线孔和出线孔均可供导丝穿过。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相互吻合将要固定的韧带夹住时,通过医用上常规的导丝将缝合丝线带入第二钳臂的入线孔并依次经过第二钳臂的中空孔道、第二夹持头然后再穿入第一夹持头后继续进入第一钳臂的中空孔道,最后从第一钳臂的出线孔穿出,将缝合丝穿入韧带中,可节省手术时间半小时以上。
作为优选,第一夹持头相对第二夹持头的端面为凹弧面,第二夹持头相对第一夹持头的端面为与凹弧面适配的凸弧面。便于夹紧韧带。
作为优选,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外壁均为弧形,且第一夹持头与第二夹持头相互吻合的端面为坡口结构。
作为优选,出线孔位于第一钳臂尾部的端面中心。方便导丝穿出。
进一步的,第一钳臂和第一夹持头一体成型并圆弧过渡,第二钳臂和第二夹持头一体成型并圆弧过渡。方便导丝穿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人民医院,未经金华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6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搪玻璃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中山杉用农林畜废料发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