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2511.5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沈义涛;戴永谦;林波;赵占锋;刘海涛;张兆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 32291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支架结构,包括手柄,手柄的上部为连接固定部,下部为卡线部;连接固定部上设有凸环,凸环的外周面加工有外螺纹,凸环的中央为贯通的第二安装孔;装配时,传感器插装在第二安装孔内,凸环凸环穿过油底壳侧壁,在穿出的部位上采用螺母将手柄拧紧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的第二安装孔及螺栓实现对传感器的夹持及固定,同时通过凸起的凸环及螺母实现与油底壳侧壁的固定连接,即手柄同时兼具了传感器的夹持、固定及与油底壳侧壁的固定连接作用,整体架构简单,零部件较少,装配时,仅需将传感器插装固定后,再将手柄及传感器整体穿设在油底壳侧壁并固定即可,装配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油底壳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与发动机油底壳侧壁配合安装,用于固定润滑油品质、润滑油量或曲轴箱压力等检测设备的固定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系统中,为了实现对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润滑油状态、曲轴箱压力等进行实时监控及在线评估,通常需要在油底壳中设置检测润滑油状态、曲轴箱压力等指标的检测设备。目前,润滑油状态、曲轴箱压力等相关指标的检测设备通常先通过夹持结构夹紧后,再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至油底壳上,夹持结构与连接结构为相互独立的结构,整体结构相对较复杂,包含的零部件较多,装配工艺相对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检测设备的固定结构整体结构较复杂,包含的零部件较多,装配工艺较复杂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固定支架结构,整体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装配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定支架结构,包括手柄,手柄的上部为连接固定部,下部为卡线部;连接固定部上设有凸环,凸环的外周面加工有外螺纹,凸环的中央为贯通的第二安装孔;装配时,传感器插装在第二安装孔内,凸环凸环穿过油底壳侧壁,在穿出的部位上采用螺母将手柄拧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的第二安装孔及螺栓实现对传感器的夹持及固定,同时通过凸起的凸环及螺母实现与油底壳侧壁的固定连接,即手柄同时兼具了传感器的夹持、固定及与油底壳侧壁的固定连接作用,整体架构简单,零部件较少,装配时,仅需将传感器插装固定后,再将手柄及传感器整体穿设在油底壳侧壁并固定即可,装配工艺简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连接固定部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第一安装孔,螺栓穿插在第一安装孔内。
螺栓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固定连接在连接固定部上。
连接固定部的表面、位于凸环的外周开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凹槽用于放置密封件,实现手柄与油底壳侧壁之间的密封,避免润滑油从手柄与油底壳侧壁之间的间隙泄露。
卡线部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为方形孔、或圆形孔、或其他多边形孔。
本实用新型手柄下部的卡线部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上可以插装线卡子,用以固定传感器的信号线,避免信号线在油底壳内大幅度摆动,而影响检测信号的稳定性、甚至导致检测失效。
手柄的连接固定部相对于卡线部朝向油底壳侧壁、向前伸出一定的距离。
连接固定部与卡线部通过斜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手柄下部的卡线部与油底壳侧壁之间相距有一定的间隙,避免油底壳侧壁与涉线卡子,利于线卡子插入卡线部的通孔内。
手柄为薄壁件。
手柄相对两侧的外边沿翻折形成有翻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2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告机用主板安装平衡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高压变频器用减震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