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隆鼻手术用软肋骨剥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2370.7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2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人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隆鼻 手术 软肋 剥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隆鼻手术用软肋骨剥离装置,包括刀片、装置本体、支撑杆、限位板和连接块,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装置本体背离支撑板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装置本体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装置本体通过限位轴转动安装,所述限位轴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活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背离连接块的一端设有刀片,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分离效果优良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隆鼻手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隆鼻手术用软肋骨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隆鼻术根据鼻假体置入平面不同一般有皮下隆鼻、骨膜下隆鼻及鼻背筋膜下隆鼻三种。由于假体置入层次不同,手术效果亦不同。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皮下隆鼻术由于并发症多,已极少被应用,而主张行骨膜下隆鼻术或鼻背筋膜下隆鼻术。但是由于鼻骨与骨膜紧贴,很难分离出一个完整的腔隙,并且即使腔隙形成,因其狭窄活动度小,手术实际上是在一个鼻背筋膜下腔隙内完成难度较大。起初人们用剪刀来进行手术,实践证明要想用一把剪刀,在有弧度及垂直纤维的鼻骨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骨膜下腔隙恐怕也是非常困难的,近年来不少人研究适用于骨膜剥离的器械,如中国专利92201261.X、002317036.9公开的隆鼻剥离器具也局限在对传统剪刀的改进,虽然可以进行手术但是实用效果不尽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隆鼻手术用软肋骨剥离装置,具备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分离效果优良的优点,解决了起初人们用剪刀来进行手术,实践证明要想用一把剪刀,在有弧度及垂直纤维的鼻骨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骨膜下腔隙恐怕也是非常困难的,近年来不少人研究适用于骨膜剥离的器械,如中国专利92201261.X、002317036.9公开的隆鼻剥离器具也局限在对传统剪刀的改进,虽然可以进行手术但是实用效果不尽人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隆鼻手术用软肋骨剥离装置,包括刀片、装置本体、支撑杆、限位板和连接块,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装置本体背离支撑板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装置本体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装置本体通过限位轴转动安装,所述限位轴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活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背离连接块的一端设有刀片,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螺纹杆,所述连接块通过螺纹杆与限位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均匀分布有卡接板,两个装置本体通过限位板上的卡接板相互卡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有摇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背离刀片的一端通过限位销转动安装在连接块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弹簧,在使用时,两个装置本体之间通过弹簧弹性支撑,进而使装置本体保持支撑状态,且装置本体之间设有卡接板,进而使装置本体可保持和调整撑开角度,通过设置连接块,连接块上通过连接板连接有刀片,且连接板的一侧设有遥杆,在进行剥离时,使用者可通过手动推拉摇杆,使刀片左右摇摆,对软骨处组织进行切割,进而达到对软骨进行剥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外观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刀片;3、连接板;4、装置本体;5、螺纹杆;6、限位轴;7、支撑杆;8、限位板;9、手柄;10、卡接板;11、弹簧;12、连接块;13、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人波,未经张人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2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阀杆加工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遗忘拔卡功能的自助查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