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纳米催化VOCs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1989.6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6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王鹏鸽;王震宇;曹军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53/86;B01D53/4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等离子体 协同 纳米 催化 vocs 净化 装置 | ||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纳米催化VOCs净化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净化通道和外壳;外壳顶部设置有等离子体电源,外壳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网栅,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气网栅,外壳内设置有等离子体净化通道,等离子体净化通道的一端与进气网栅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气网栅相连通;等离子体净化通道内设置有负载有催化剂的泡沫陶瓷管。含有VOCs的气体进入等离子体净化通道,在等离子体电源提供的高压下在不锈钢管内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与负载在泡沫陶瓷表面的催化剂协同作用,深度降解VOCs后排出。本实用新型结合低温等离子体和纳米催化技术,在提高VOCs降解效率的同时同步分解等离子体尾气,具有设备简单,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纳米催化VOCs 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生产中排放的超量大气污染物导致大气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理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重大考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治理已成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当前的处理方式常用的有吸收/附法、冷凝法、燃烧法等,成本高、通用性差且易造成二次污染。低温等离子体技术(NTP) 可在室温下产生高能电子和具有极强化学反应活性的OH、O、N和N2(A)自由基等物质,可无选择性的破坏VOCs的分子结构,将其分解,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通用性强,但单独使用时也存在反应不完全、尾气(如臭氧、氮氧化物)排放等问题。纳米催化氧化技术通过在催化剂表面产生的自由基驱动表面污染物的降解,适用于大范围、低浓度的VOCs处理,但单独使用效率较低。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和催化材料具有协同作用,将二者结合能够有效改善单独等离子体技术污染物分解不彻底,产生尾气的缺点,提高VOCs的降解效率。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低温等离子与催化协同处理VOCs的净化装置,解决目前低温等离子体存在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纳米催化降解VOCs的装置,以提高低温等离子体降解VOCs的效率,同时解决等离子体产生臭氧等尾气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纳米催化VOCs净化装置,包括等离子体电源、进气网栅、等离子体净化通道、出气网栅以及外壳;其中,外壳顶部设置有等离子体电源,外壳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网栅,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气网栅,外壳内设置有等离子体净化通道,等离子体净化通道的一端与进气网栅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气网栅相连通;等离子体净化通道内设置有负载有催化剂的泡沫陶瓷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外壳顶部内壁上设置有高压连接端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不锈钢丝和不锈钢管分别穿过高压连接端口与等离子体电源的正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等离子体净化通道包括若干层相互平行的不锈钢管,每个不锈钢管内壁设置有一层石英玻璃管,不锈钢管中心设置有穿过不锈钢管的不锈钢丝,不锈钢丝上套设有负载有催化剂的泡沫陶瓷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不锈钢丝与负载有催化剂的泡沫陶瓷管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等离子体净化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不锈钢丝的高压固定绝缘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1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臭水体生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点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