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机外壳加工的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1384.7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9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吴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康翔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D27/04;B22D33/04;H02K1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涂柳晓 |
地址: | 2213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机 外壳 加工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外壳加工的成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固定垫且第一气缸固定垫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内设置有第一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向左延伸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成型板,所述底板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间固定连接有内桶,所述底板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固定垫。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伸缩气缸和第二伸缩气缸控制两成型板的闭合,在冷却后可以轻松将电机外壳取出,其次通过水对电机外壳的内外同时降温,达到快速降温冷却的目的,十分好用,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机外壳加工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一种工具,可以在电机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机械的自动化运转。
电机外壳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存在着成型后难取出的问题,其次存在成型的冷却过程中自然降温过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机外壳加工的成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机外壳加工的成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固定垫且第一气缸固定垫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内设置有第一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向左延伸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成型板,所述底板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间固定连接有内桶,所述底板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固定垫,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垫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内设置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向右延伸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成型板,所述第二成型板左侧上方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顶端通过第三气缸固定垫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气缸,所述第三伸缩气缸内设置有第三伸缩杆且第三伸缩杆向下延伸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杆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箱且第二水箱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上方设置有第二输水管,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杆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且第一水箱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上方设置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洒头,所述第二输水管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洒头,所述内桶内部设置有第三水泵且第三水泵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输水管,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输水管为钢制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为钢制输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均为耐高温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水箱设置于第一滑槽前侧且第二水箱设置于第二滑槽前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出气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支撑杆外侧上固定连接有蓄水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推杆底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推杆底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康翔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康翔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1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节能环保型气体泄漏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汽车修理用升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