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网清淤底泥垃圾快速分离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39770.2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8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胡正;罗昕;陈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茆学光 |
| 地址: | 20013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网 清淤 垃圾 快速 分离 系统 | ||
1.一种管网清淤底泥垃圾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水平设置并通过若干立柱支撑的过滤平台,其表面设有若干格栅滤网和若干垂直设于该过滤平台上表面前后边缘用以向该过滤平台喷水冲洗的上冲洗装置;
一左高又低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过滤平台下方的斜坡装置;
若干安装于所述斜坡装置的底部的震动电机;
一设置于所述斜坡装置的右端的导流渠;
一下端设置于所述导流渠并与其底部对接的格栅机;以及
一水平设置且左端用以对接所述格栅机出料的皮带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清淤底泥垃圾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平台为矩形结构,该过滤平台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以支撑该过滤平台的立柱,该过滤平台的长度≥8米,宽度≥4米,承载力≥3M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清淤底泥垃圾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格栅滤网为可替换式安装于所述过滤平台内,每一块所述格栅滤网的长度≤2.4米,宽度≤1.8米,过滤孔径为3~5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清淤底泥垃圾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立柱和所述过滤平台之间设置有若干重力传感器,若干所述重力传感器与若干上冲洗装置联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网清淤底泥垃圾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纵向设置的下冲洗装置,其出水口向右并与所述过滤平台呈40°~50°夹角,出水压力0.2MPa以上,若干所述重力传感器与若干所述下冲洗装置联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清淤底泥垃圾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平台的右端固定安装一钢筋混凝土材质的防撞墩,该防撞墩沿纵向设置,其长度≥4米,宽度0.6米,高度0.6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清淤底泥垃圾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平台前后边缘从左至右设置的若干冲洗装置的高度梯次降低,每个所述上冲洗装置上均布有出水口,出水压力≥0.4MPa,所有所述上冲洗装置的总出水量≥100m3/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清淤底泥垃圾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装置的坡比为1:6.5~1:7,所述立柱穿过所述斜坡装置且交汇处采用柔性密封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清淤底泥垃圾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导流渠的左部宽度为从左至右收窄结构,其右部位等宽结构且宽度与所述斜坡装置的宽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清淤底泥垃圾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渠的右端底部与一排泥管的入口连接,所述格栅机为机械回转自动格栅机,采用梨形耙齿,耙齿间的间隙为2~3mm,其下端位于所述排泥管的入口左侧并与所述导流渠的底部连接,所述导流渠中的垃圾经所述格栅机运输至顶部出口后进入皮带机上,该皮带机的出口位于所述导流渠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97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