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双面贴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8956.6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0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嘉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森拓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7/06;B32B37/12;B65H23/26;B65H1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双面 贴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双面贴合机,包括底板和张紧组件;底板:表面一侧设有侧板;张紧组件:包括导槽、双向丝杆、滑块、第一电机、张紧杆和辊筒,导槽设于侧板的侧面,双向丝杆转动连接在导槽内,且双向丝杆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滑块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滑块分别通过中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的上下两侧,第一电机设于侧板的顶面,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张紧杆设于滑块的侧面,辊筒活动套接在张紧杆上,本无纺布双面贴合机可根据需要对无纺布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并且实现加热和压合同时进行,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加热比较均匀,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纺布双面贴合机。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在部分无纺布的加工过程中,根据需求需要将无纺布进行双面贴合加工,现有的部分无纺布双面贴合机无法根据要求调节无纺布的张紧度,并且在贴合的过程中,一般是先加热再压合,效率较低,并且加热不均匀,导致贴合后的无纺布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纺布双面贴合机,可根据需要对无纺布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并且实现加热和压合同时进行,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加热比较均匀,实用性较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双面贴合机,包括底板和张紧组件;
底板:表面一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侧面一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固定套接有料筒,且侧板的中部设有加热压合组件;
张紧组件:包括导槽、双向丝杆、滑块、第一电机、张紧杆和辊筒,所述导槽设于侧板的侧面,所述双向丝杆转动连接在导槽内,且双向丝杆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滑块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滑块分别通过中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电机设于侧板的顶面,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张紧杆设于滑块的侧面,所述辊筒活动套接在张紧杆上;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于底板的表面,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压合组件包括安装轴、固定杆、加热板和圆筒,所述安装轴上下对称设有两个且均转动连接在侧板的侧面,所述固定杆均匀设于安装轴上,所述加热板设于固定杆的顶端,且加热板为圆心与安装轴的轴心重合的弧形,所述圆筒的内侧面与加热板的表面固定连接,加热板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加热压合组件可利用上下两侧安装轴的相对转动,可通过固定杆和加热板实现两侧圆筒的相对转动,进而可实现对上下两侧无纺布的压合,同时,利用加热板进而实现对无纺布的加热,使贴合更加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压合组件还包括副齿轮、第二电机和主齿轮,所述副齿轮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两个安装轴的一端,且两个副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电机设于侧板的表面,所述主齿轮固定套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其中一个副齿轮啮合,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利用第二电机的转动,可实现主齿轮的转动,主齿轮通过与副齿轮的啮合,以及两个副齿轮之间的啮合,可实现两个安装轴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胶槽、喷嘴和胶管,所述胶槽设于侧板的侧面,所述喷嘴均匀设于胶槽的底面,所述胶管的一端与胶槽连通,且胶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的供胶系统连接,外部的贴合胶可通过胶管进入胶槽内,然后通过喷嘴喷涂到位于下侧的无纺布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森拓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森拓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89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