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池炉熔炼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37991.6 | 申请日: | 2020-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1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费洪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峡江县安盛镍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汪利胜 |
| 地址: | 33140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池 熔炼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池炉熔炼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熔池炉排放的烟气余热利用率低,烟气中参杂较多的灰尘,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熔池炉、收尘桶、烘干板、收尘房、脱硫池,熔池炉上设有出烟管、送风管、出渣口、金属液出口,出烟管连接到收尘桶,烘干板下方安装换热烟管,换热烟管一端连通到收尘桶,另一端连通到收尘房,收尘房和脱硫池连通,出渣口位置布设收渣池,金属液出口位置布设载液炉,收尘房内安装除尘布袋,换热烟管和除尘布袋之间连通收尘烟管。熔池炉排放的烟气余热利用率高,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不会参杂灰尘,避免灰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炼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熔池炉熔炼系统。
背景技术
熔炼,是将金属材料及其它辅助材料投入加热炉溶化并调质,炉料在高温炉内物料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产出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和炉渣的火法冶金过程。熔池炉内需加入燃料燃烧,并送入空气或富氧空气。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由于与熔融炉渣互溶度很小和密度差分为两层而得以分离。熔池炉排出的烟气中不仅参杂较多的杂质和灰尘,而且烟气温度高,因此需要对烟气进行处理后才能向外排放,但是现在的很多熔池炉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温度高,参杂的灰尘较多,不仅造成了余热的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熔池炉排放的烟气余热利用率低,烟气中参杂较多的灰尘,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熔池炉熔炼系统,熔池炉排放的烟气余热利用率高,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不会参杂灰尘,避免灰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熔池炉熔炼系统,包括熔池炉、收尘桶、烘干板、收尘房、脱硫池,熔池炉上设有出烟管、送风管、出渣口、金属液出口,出烟管连接到收尘桶,烘干板下方安装换热烟管,换热烟管一端连通到收尘桶,另一端连通到收尘房,收尘房和脱硫池连通,出渣口位置布设收渣池,金属液出口位置布设载液炉,收尘房内安装除尘布袋,换热烟管和除尘布袋之间连通收尘烟管;送风管切向连接在熔池炉上,送风管朝下倾斜设置。
熔池炉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出烟管输送到收尘桶中,烟气中较重的颗粒下落到收尘桶底部,收尘桶可将烟气中较重的颗粒过滤出来,然后烟气输送到换热烟管中,换热烟管中的高温烟气对烘干板进行加热,烘干板上堆放熔炼原料和燃料混合物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熔炼原料和燃料混合物不断加入熔炼炉中。对烟气中的余热进行了充分利用。之后烟气进入收尘房内的除尘布袋过滤灰尘,由于烟气在换热烟管中进行了换热,因此进入除尘布袋内的烟气温度不会特别高,避免了温度过高对除尘布袋造成损伤。收尘房内的烟气输送到脱硫池经脱硫后向外排放;排放了烟气不会污染环境,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熔池炉排放的烟气余热利用率高,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不会参杂灰尘,避免灰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作为优选,换热烟管预埋在地下,换热烟管外套装换热水套。由于换热烟管中的烟气温度较高,因此通过换热水套对换热烟管进行降温,从而降低烟气温度。而且换热烟管预埋在地下,避免高温的换热烟管裸露在外带来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烘干板下方的地下预埋换热风箱,换热烟管安装在换热风箱内,换热风箱连接风机,送风管均与换热风箱连通。风机向换热风箱内鼓入空气,换热烟管对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通过送风管送入熔池炉助燃,进一步利用了余热。
作为优选,送风管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45度。这种结构设置熔池炉内气流流动均匀,助燃效果好。
作为优选,换热烟管和收尘桶之间连通过渡烟管,出烟管和过渡烟管均连接在收尘桶上端,出烟管向下延伸到收尘桶内。这种结构设置便于对烟气中较大颗粒灰尘的收集。
作为优选,收尘桶内安装竖向布置的分隔网,分隔网将收尘桶分隔呈两个腔体,出烟管与一腔体连通,换热烟管与另一腔体连通。分隔网起到了一定的过滤除尘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峡江县安盛镍业有限公司,未经峡江县安盛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7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工装夹具加工用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管弯直度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