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机后梁的校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36350.9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5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八玺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49/22 | 分类号: | D03D49/2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铭陆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机 后梁 校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织机后梁的校正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臂靠近第二支撑臂一侧顶部和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且第一挡块相对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第二支撑臂靠近第一支撑臂一侧顶部和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且第二挡块相对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连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套筒、滑杆和连杆,转动连接的套筒和连杆便于实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角度调节,便于实现对弧形的织机后梁的夹紧,进而实现对后梁的校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机后梁的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织机是一种以直角交织两组或多组纱线形成织物用的机器,分类有织布机和织锦机,而织锦机分有壮族竹笼机、瑶族织锦机、苗族织锦机、毛南族竹笼机、侗族织锦机等等。
而织机后梁高度是织机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后梁最高点相对于胸梁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后梁的高低决定了经停架中导棒的高低,进而决定梭口开启时上下层经纱张力间差异,形成等张力或不等张力梭口,后梁越高,形成不等张力梭口的经纱张力差异越大,差异大小对织物形成及其外观风格有较大影响,生产中,平纹织物般采用高后梁,斜纹、缎纹、小花纹、大花纹织物使用较低后梁,而在人员在调整后梁高度时由于缺乏校正装置,容易导致后梁在校正时水平度无法保证,影响纺织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织机后梁的校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机后梁的校正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臂靠近第二支撑臂一侧顶部和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且第一挡块相对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第二支撑臂靠近第一支撑臂一侧顶部和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且第二挡块相对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连杆;
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侧壁远离套筒底端开有凹槽且凹槽内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凹槽内底部顶部和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远离凹槽内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远离凹槽内底部一侧且靠近蜗杆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滑杆且滑杆靠近连杆一侧与连杆接触面为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蜗杆远离套筒一端贯穿凹槽向外延伸固定连接有调节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蜗杆杆面与蜗轮接触面为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子水平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L型杆远离蜗轮一侧且靠近蜗杆一端转动连接有夹紧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筒内侧壁和滑杆截面形状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套筒、滑杆和连杆,转动连接的套筒和连杆便于实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角度调节,便于实现对弧形的织机后梁的夹紧,进而实现对后梁的校正。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蜗轮、蜗杆、L型杆和夹紧块,便于通过蜗杆旋转实现啮合连接的蜗轮旋转,通过蜗轮旋转带动L型杆旋转,进而通过夹紧块对不同尺寸的后梁进行夹紧固定,便于进行校正工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八玺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八玺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6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喷涂缝隙处的喷枪
- 下一篇:一种发泡陶瓷复合外墙组件及其建筑外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