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式混凝土原料破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35952.2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9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汤浦;林子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路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混凝土 原料 破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混凝土原料破碎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安装有伺服电机,且外壳体的上端安装有投料仓,所述伺服电机上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对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上安装有横轴,且横轴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驱动轮,所述碾磨板的下方对接有承托架,且承托架铰接安装于外壳体的底部内表面,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安装有输料筒,且输料筒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该新式混凝土原料破碎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碾磨板之间的配合能够对原料进行初步挤压粉碎,而后续两个碾磨板均能够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方便对完成初步粉碎的原料进行碾磨处理,避免原料粉碎之后颗粒直径较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式混凝土原料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一种将细骨料和粗骨料用水泥(水泥浆)粘结,经过一段时间硬化而形成的复合材料,过去最常见的是石灰基水泥,其中沥青混凝土经常用于路面,在混凝土进行制备使用时,通常需要对混凝土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从而方便混凝土后续进行搅拌混合。
现有的混凝土原料破碎仅为简单的粉碎加工,无法在完成粉碎之后进行初步碾碎,导致原料粉碎颗粒较大,不适用于混凝土进行搅拌制备,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效果。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破碎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混凝土原料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混凝土原料破碎仅为简单的粉碎加工,无法在完成粉碎之后进行初步碾碎,导致原料粉碎颗粒较大,不适用于混凝土进行搅拌制备,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式混凝土原料破碎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安装有伺服电机,且外壳体的上端安装有投料仓,所述伺服电机上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对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上安装有横轴,且横轴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内侧设置有传动带,且传动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轴,并且传动带通过驱动轮与安装轴相互连接,所述安装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外侧对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固定安装有转杆,且转杆的端部安装有支杆,所述转杆的外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上开设有对接槽,并且转杆通过对接槽与电动伸缩杆相互连接,所述转杆的外侧设置有对接板,且对接板安装于碾磨板的背面,并且碾磨板的表面安装有粉碎块,所述碾磨板的下方对接有承托架,且承托架铰接安装于外壳体的底部内表面,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安装有输料筒,且输料筒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驱动轮设置有两组,且每组驱动轮的个数均设置有2个,并且驱动轮与横轴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安装轴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通过安装轴与外壳体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杆与第二齿轮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转杆靠近支杆的一端其直径大于其远离支杆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对穿的调节槽轨,且支杆通过该调节槽轨与对接板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承托架正剖为“U”字型结构,且碾磨板与承托架构成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式混凝土原料破碎装置,
1、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碾磨板之间的配合能够对原料进行初步挤压粉碎,而后续两个碾磨板均能够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方便对完成初步粉碎的原料进行碾磨处理,避免原料粉碎之后颗粒直径较大;
2、在伺服电机进行工作的同时,伺服电机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带动横轴进行旋转,而此时旋转的横轴则通过驱动轮以及传动带带动安装轴进行旋转,方便后续安装轴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转杆进行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路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路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5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