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扭矩限制功能的限扭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5547.0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0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冠侯;田瑞;董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大捷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3/21 | 分类号: | F16D43/21;F16F15/133 |
代理公司: | 安徽华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1 | 代理人: | 谢建华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矩 限制 功能 减振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扭矩限制功能的限扭减振器,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之间的中部设有传扭组件,所述传扭组件的侧面设有限扭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扭减振器,通过传扭部位和限扭部位的结合,很好的解决了混合动力车型的使用要求,既能满足常规车辆的动力扭矩传递功能,又能在当发动机扭矩过大时,通过限扭组件很好的保护电机及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动力传动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扭矩限制功能的限扭减振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传递机构均是一种带限位机构的减振器,通过减振器上的扭角限位来保护传动系或电机不受发动机瞬时过大扭矩的冲击。
但是,刚性的限位装置长期工作对减振器传扭部件损坏过大,同时随着消费者对车辆舒适性要求越来越严,传统的减振器系统无法满足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扭矩限制功能的限扭减振器,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减振器使用刚性的限位装置,长期工作对减振器传扭部件损坏过大的技术问题。
2.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扭矩限制功能的限扭减振器,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之间的中部设有传扭组件,所述传扭组件的侧面设有限扭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传扭组件采用大扭角减振器。
进一步的,所述限扭组件包括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一侧匹配连接所述后盖,所述摩擦片的另一侧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另一侧设有碟簧,所述碟簧的另一侧匹配连接所述前盖。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扭减振器,通过传扭部位和限扭部位的结合,很好的解决了混合动力车型的使用要求,既能满足常规车辆的动力扭矩传递功能,又能在当发动机扭矩过大时,通过限扭组件很好的保护电机及传动机构。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前盖;2-后盖;3-传扭组件;4-限扭组件;41-摩擦片;42-压板;43-碟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参照附图1,一种带扭矩限制功能的限扭减振器,包括前盖1和后盖2,所述前盖1和所述后盖2之间的中部设有传扭组件3,所述传扭组件3的侧面设有限扭组件4。
所述传扭组件3采用大扭角减振器,此减振器为常规传扭结构,很好的满足混合动力车型怠速、爬行及加速等各工况下的扭矩传递及扭振舒适性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大捷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大捷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5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工程用剥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