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建造的临时性河涌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3055.8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8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华;陈春雷;廖益民;朱骏;李明玉;欧阳泽华;孔庆信;甘荣和;马钊明;李颖;吴志力;叶志强;陈毅华;曾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2;E02B5/08;E02B3/12;E01D19/10;E01D18/00;E01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建造 临时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建造的临时性河涌,包括基础河道,所述基础河道设置有实土垫层和覆盖在所述实土垫层上的细石混凝土护层,其中,所述基础河道上还设置有临时桥梁,所述临时桥梁包括多根铺设在所述基础河道上的钢筒涵管,所述钢筒涵管的缝隙之间摊铺碎石渣土,且所述钢筒涵管的上部利用碎石渣土摊铺有面层,所述面层上铺垫有钢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性河涌,利用实土垫层和细石混凝土护层对基础河道进行有效保护;在临时桥梁中,通过钢筒涵管导通河水并起到支撑作用,并利用面层和钢板将车辆的重力分散到整个临时桥梁上,防止局部钢筒涵管受力过大受损变形,施工简便、建造周期短,且便于拆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系区域场地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建造的临时性河涌。
背景技术
当施工场地内具有原始水系时,为了便于场地的改造,需要将该原始水系引流至场地外部的人工建造河涌。
在现有技术的人工建造河涌中,往往做为永久性河涌进行使用,建造要求、成本均较高,当需要建造的桥梁以连通河涌两侧时,桥梁一般为钢结构桥梁或者高强度钢筋混泥土桥梁,其建造成本高,拆除麻烦,不便于应用在临时河涌技术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建造的临时性河涌。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工建造的临时性河涌,包括基础河道,所述基础河道设置有实土垫层和覆盖在所述实土垫层上的细石混凝土护层,其中,所述基础河道上还设置有临时桥梁,所述临时桥梁包括多根铺设在所述基础河道上的钢筒涵管,所述钢筒涵管的缝隙之间摊铺碎石渣土,且所述钢筒涵管的上部利用碎石渣土摊铺有面层,所述面层上铺垫有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性河涌,利用实土垫层和细石混凝土护层对基础河道进行有效保护,并在基础河道上设置临时桥梁以连通河涌的两侧场地,便于作业车辆和工作人员的往来;同时,通过钢筒涵管导通河水并起到支撑作用,并利用面层和钢板将车辆的重力分散到整个临时桥梁上,防止局部钢筒涵管受力过大受损变形,施工简便、建造周期短,且便于拆除。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河道的上下游两端的底部设置有利用片石和碎石换填而成的混合垫层,以防止该临时性河涌与原始河涌改道时河水对接驳处产生较大的冲击以破坏细石混凝土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垫层的厚度为0.5M~1.5M。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河道的两侧还设置有排水沟和防护围栏。
进一步地,所述临时桥梁的两侧设置有桥侧防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细石混凝土护层的厚度为50MM~150MM。
进一步地,所述面层的厚度为0.5M~1.5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性河涌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利用实土垫层和细石混凝土护层对基础河道进行有效保护,并在基础河道上设置临时桥梁以连通河涌的两侧场地,便于作业车辆和工作人员的往来;
2)在临时桥梁中,通过钢筒涵管导通河水并起到支撑作用,并利用面层和钢板将车辆的重力分散到整个临时桥梁上,防止局部钢筒涵管受力过大受损变形,施工简便、建造周期短,且便于拆除;
3)通过在基础河道的上下游两端的底部设置混合垫层,以防止该临时性河涌与原始河涌改道时河水对接驳处产生较大的冲击以破坏细石混凝土护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临时性河涌应用至场地改造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临时性河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临时桥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3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露天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
- 下一篇:应用纳秒脉冲激光以剥离外延芯片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