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偷吃偷换打包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26920.6 | 申请日: | 2020-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0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高;钟同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美之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43/16 | 分类号: | B65D43/16;B65D55/02;B65D49/12;B65D53/00;A45C1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偷吃 偷换 打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防偷吃偷换打包盒,包括盒身和盒盖,盒盖能够扣合于盒身,盒身和盒盖的其中一个设置有插舌,另一个设置有插孔,插舌能够卡接于插孔中;插舌的截面形状为T形结构,T形结构的小端部与盒身或者盒盖相连接,T形结构的大端部能够穿过插孔,以使插舌卡接于插孔中,且大端部的宽度大于插孔的宽度;盒身和盒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插舌在插入插孔中后不能再抽出,否则插舌将受到破坏,以提醒用户打包盒被打开过,能够防止打包盒中的食物被偷拿偷换。此外,盒身和盒盖之间的密封结构使得在颠簸的情况下打包盒内的汤汁和食物也不会洒出,能够保证送餐的质量,提升用户的就餐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偷吃偷换打包盒。
背景技术
随着餐饮和外卖行业的发展,一次性餐具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次性餐具为商家和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由于在商家和用户之间还需要送餐人员进行配送,难免遇到打包盒中的食物被偷吃偷换的问题,导致食物的缺失或污染,引起商家和用户的纠纷。此外,在送餐路上难免遇到颠簸,使得打包盒中的汤汁甚至食物洒出,难以保证送餐质量,影响用户的就餐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偷吃偷换打包盒,能够提醒用户打包盒被打开过,防止打包盒中的食物被偷拿偷换,且颠簸的情况下打包盒内的汤汁和食物也不会洒出。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偷吃偷换打包盒,包括盒身和盒盖,所述盒盖能够扣合于所述盒身,所述盒身和所述盒盖的其中一个设置有插舌,另一个设置有插孔,所述插舌能够卡接于所述插孔中;
所述插舌的截面形状为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的小端部与所述盒身或者所述盒盖相连接,所述T形结构的大端部能够穿过所述插孔,以使所述插舌卡接于所述插孔中,且所述大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插孔的宽度;
所述盒身和所述盒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插舌和所述插孔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每个所述插舌对应一个所述插孔。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相配合的密封凸起和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凸起和所述密封凹槽的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盒身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盒盖上。
作为优选,所述盒身上还设置有捆扎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捆扎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捆扎凹槽环设于所述盒身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打包盒内还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盒身的底部部分向内凹陷,以在所述盒身的外侧形成所述捆扎凹槽,并在所述盒身的内侧形成所述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盒身内还包括多个容纳腔。
作为优选,所述盒身和所述盒盖的内侧和/或外侧均设置有防水防油件。
作为优选,所述盒身和所述盒盖采用纸浆模塑工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偷吃偷换打包盒,包括盒身和盒盖,盒盖能够扣合于盒身,盒身和盒盖的其中一个设置有插舌,另一个设置有插孔,插舌能够卡接于插孔中;插舌的截面形状为T形结构,T形结构的小端部与盒身或者盒盖相连接,T形结构的大端部能够穿过插孔,以使插舌卡接于插孔中,且大端部的宽度大于插孔的宽度,使得插舌卡接于插孔后不能抽出,否则插舌将被破坏,从而提示用户打包盒被打开过,能够防止打包盒中的食物被偷拿偷换。盒身和盒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使得在送餐过程中遇到颠簸时打包盒内的食物和汤汁也不会洒出,能够保证送餐的质量,提升用户的就餐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打开的打包盒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美之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美之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6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