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6693.7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9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文;吴群;宗婕聪;黄琳;鹿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瓯海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2 | 分类号: | B64D1/12;B63C9/01;B64C27/08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刘超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携带 充气 救生圈 无人机 | ||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发射组件、充气组件和压缩救生圈,无人机上设有识别系统,无人机内设有发射腔,发射腔内设有发射组件,发射腔内设有压缩救生圈,发射腔前端设有发射口,发射组件由无人机控制,在发射腔内将压缩救生圈发射,压缩救生圈上设有充气组件。在靠近后可以抛射,不用贴近后下降救生圈,导致时间浪费;有效节约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援速度快,且准确的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洪水非常危险,救援水流大的时候人员难以靠近。
现有的无人机,在救援时需要另外配置救生圈和充气后的救生圈用以抛投,速度慢容易抛投失败,导致救援的延误。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救援速度快,且准确的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
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发射组件、充气组件和压缩救生圈,无人机上设有识别系统,无人机内设有发射腔,发射腔内设有发射组件,发射腔内设有压缩救生圈,发射腔前端设有发射口,发射组件由无人机控制,在发射腔内将压缩救生圈发射,压缩救生圈上设有充气组件。
进一步的,充气组件上设有开启按钮由无人机控制。
进一步的,充气组件内设有惰性气体。
进一步的,压缩救生圈外侧设有磁力固定片A片,与设在发射腔内的磁力固定片B片相互吸引固定压缩救生圈。
进一步的,压缩救生圈一侧伸张距离小于另一侧,充气后自行弯曲。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在靠近后可以抛射,不用贴近后下降救生圈;二是可以立即出发,且不用等救生圈外挂和充气,节约时间;三是自行弯曲提高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压缩救生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附图1-2所示,实用新型:一种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1、发射组件3、充气组件8和压缩救生圈6,无人机1上设有识别系统2,无人机1内设有发射腔4,发射腔内设有发射组件3,发射腔内设有压缩救生圈6,发射腔4前端设有发射口5,发射组件3由无人机1控制,在发射腔4内将压缩救生圈6发射,压缩救生圈6上设有充气组件8。在靠近后可以抛射,不用贴近后下降救生圈,导致时间浪费;本结构可以有效节约时间。
一种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先通过无人机接近事发地,并通过识别系统确定救援人员后锁定目标,然后投射压缩救生圈;投射压缩救生圈在投手展开。
压缩救生圈上还设有定位装置7。
一种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充气组件上设有开启按钮11由无人机控制。发射过程中充气,节约时间。
一种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充气组件内设有惰性气体。可以为氮气。
一种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压缩救生圈外侧设有磁力固定片A片9,与设在发射腔内的磁力固定片B片10相互吸引固定压缩救生圈。
一种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压缩救生圈一侧伸张距离小于另一侧,充气后自行弯曲。压缩救生圈两端分别设有磁力固定片,一端为磁力固定片A片9;另一端为磁力固定片B片10,相互吸引形成救生圈。
一种携带充气救生圈的无人机,压缩救生圈一端与无人机之间还设有连接绳,即便抛射不成功还可以贴近移动救生圈救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瓯海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理工大学瓯海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66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线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袋装药品重叠检测的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