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液压工作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1721.6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1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道晨模具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3/06;F15B21/02;F15B20/00;F15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8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液压 工作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液压工作站,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储油箱、泵组件、液压油路组件和控制组件;液压油路组件包括电液换向阀、比例溢流阀、卸荷溢流阀、供油管、回油管、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电供油管连通储油箱和供油通路,泵组件设置在供油管上;回油管连通回油通路和储油箱;卸荷溢流阀同时与供油管和回油管相连通,第一压力传感器设在卸荷溢流阀处;比例溢流阀并接在电液换向阀的两端;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泵组件的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对压铸模具油缸进行油压检测和渗漏检测,能在油缸运行异常时及时发现报警,可保证压铸模具上机前无异常问题产生,提高压铸模具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液压工作站。
背景技术
针对压铸模具设计大滑块、抽芯等,需要使用油缸来完成往复推动动作。现有的压铸模具油缸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油缸的油压、是否渗漏等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观察压铸模具动作才能发现问题,这种方式在油缸出现油压异常、渗漏等现象时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容易导致油缸损坏,同时油缸在异常状态下继续运行时容易出现产品不良,生产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液压工作站。本实用新型能对压铸模具油缸进行油压检测和渗漏检测,能在油缸运行异常时及时发现报警,可保证压铸模具上机前无异常问题产生,提高压铸模具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液压工作站,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储油箱、泵组件、液压油路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液压油路组件包括电液换向阀、比例溢流阀、卸荷溢流阀、供油管、回油管、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液换向阀包括可切换通断的供油通路和回油通路;所述供油管一端连通所述储油箱,另一端连通所述供油通路,所述泵组件设置在所述供油管上用于提供动力;所述回油管一端连通所述回油通路,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油箱;所述供油通路远离所述供油管的一端用于连通油缸的供油口,所述回油通路远离所述回油管的一端用于连通油缸的回油口;
所述卸荷溢流阀同时与所述供油管和所述回油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卸荷溢流阀处;
所述比例溢流阀并接在所述电液换向阀的两端;
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泵组件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液换向阀、所述卸荷溢流阀、所述比例溢流阀和所述泵组件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泵组件包括双联叶片泵以及与所述双联叶片泵联动的电机。
优选地,所述高压液压工作站还包括安全溢流阀,所述安全溢流阀为手动阀,所述安全溢流阀同时与所述供油管和所述回油管相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供油通路和所述回油通路的出口处均设有单向节流阀。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泵组件之间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PLC。
优选地,所述高压液压工作站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侧面的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压力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液压工作站,其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道晨模具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道晨模具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1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