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20645.7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7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岩;刘瑞锋;张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 地址: | 2018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 固定 椎弓根 螺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结构,包括:钉座和螺钉件;钉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钉座包括座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座本体上端的钉臂,钉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臂部;沿着每个所述臂部的内侧面的周向,设置有限位容纳槽;座本体的底部设有贯通孔道,贯通孔道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上孔道部和下孔道部,上孔道部为由上到下尺寸依次减小的圆椎结构;下孔道部的内侧面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柱体容纳槽;螺钉件包括螺钉杆和螺钉头部,螺钉头部为尺寸由上向下依次减小的圆椎结构,上孔道部供所述螺钉头部卡入。该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结构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时,能够由万向角度逐渐变为固定角度,从而带动椎体复位,并在术后形成坚强内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结构。
背景技术
椎弓根螺钉是脊柱外科手术常用的内固定装置,一般有万向椎弓根螺钉和固定角度椎弓根螺钉,将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椎弓根,配合棒、螺塞等其他内植物完成脊柱内固定手术。
脊柱内固定术一般要求术后内植入物和椎体形成坚强内固定,万向椎弓根螺钉由于其结构特点,其抗载荷能力低于固定角度椎弓根螺钉,结构松动是其失效模式之一;固定角度椎弓根螺钉抗载荷能力较强,符合脊柱手术形成坚强内固定的要求,但固定角度椎弓根螺钉在术中钉座不能像万向椎弓根螺钉那样可以活动,容易造成装棒困难,总之,对于脊柱内固定术,万向椎弓根螺钉术后有松动的风险,固定角度椎弓根螺钉在术中容易造成装棒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结构,包括:钉座和螺钉件;
所述钉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从所述钉座的顶部向下凹陷并沿径向贯穿所述钉座,所述安装槽的内侧面上设有锁紧螺纹部;
所述钉座包括座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座本体上端的钉臂,所述钉臂包括分别处于所述安装槽两侧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臂部;每个所述臂部为弧形;所述座本体为圆柱形;通过所述座本体的中轴线且与两个所述臂部距离相等的竖直平面为中间平面;两个所述臂部以所述中间平面为中轴面,对称设置;
沿着每个所述臂部的内侧面的周向,设置有限位容纳槽;所述限位容纳槽处于所述锁紧螺纹部的下方;所述座本体的底部设有贯通孔道,所述贯通孔道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贯通孔道处于所述安装槽的下方,所述贯通孔道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上孔道部和下孔道部,所述上孔道部为由上到下尺寸依次减小的圆椎结构,两个所述限位容纳槽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上孔道部的上端的直径;所述下孔道部的内侧面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柱体容纳槽,两个所述柱体容纳槽以所述中间平面为中轴面,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柱体容纳槽的槽底面相对于所述座本体的中轴线为倾斜设置,所述柱体容纳槽的槽底面与所述座本体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依次增大;
所述螺钉件包括螺钉杆和设置于所述螺钉杆上端的螺钉头部,所述螺钉杆上设有外螺纹部,所述螺钉头部为尺寸由上向下依次减小的圆椎结构,所述上孔道部供所述螺钉头部卡入。
优选地,每个所述臂部的内侧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内侧面为圆弧形,每个所述凸起部的内侧面的半径小于所述螺钉头部的上端面的半径;每个所述凸起部处于所述锁紧螺纹部与所述限位容纳槽之间。
优选地,每个所述柱体容纳槽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螺钉头部的上端面具有驱动槽。
优选地,所述钉座和所述螺钉件均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结构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时,能够由万向角度逐渐变为固定角度,从而带动椎体复位,并在术后形成坚强内固定结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0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