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腿围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20326.6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9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童晖;王允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中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212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腿围测量装置,髌骨上方定位件的下端设有叉形结构的上髌骨半环,髌骨下方定位件的上端设有叉形结构的下髌骨半环,上髌骨半环与下髌骨半环之间可通过第一连接件相互对接,在对接处构成髌骨露出孔,髌骨露出孔的内周边沿使用时与髌骨周缘对正;髌骨处固定带的两端连接在上髌骨半环或下髌骨半环的两侧,髌骨处固定带能够环绕膝关节一周并固定;髌骨上方定位件上端距髌骨上缘15cm处设置有上装尺孔,在髌骨下方定位件下端距髌骨下缘10cm处设置有下装尺孔,上装尺孔和下装尺孔用于穿装腿围测量皮尺。本实用新型无需用记号笔在患者皮肤上反复定位,减少了繁琐的测量步骤,使用方便;而且位置固定,测量精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腿围测量装置,属于医用辅助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于下肢静脉血栓或水肿的患者,需要经常性地对腿围进行测量。现在常用的腿围测量方法是先确定患者髌骨位置,然后用记号笔标记出髌骨的上下缘,再用皮尺在髌骨上缘的上15cm处沿腿部画线,再用皮尺测量对画好的线沿着圆周进行测量,得到髌骨上15cm的腿围;再用皮尺在髌骨下缘的下10cm处沿腿部画线,再用皮尺测量对画好的线沿着圆周进行测量,得到髌骨下10cm的腿围;再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另一条腿的腿围。上述的测量方法存在下述问题:1、整个测量过程中需要用记号笔反复画线,多次定位,比较繁琐。2、患者擦身、淌汗后,标记线容易变淡甚至消失,又需要重新定位划线,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腿上划线也影响美观。3、医院使用的测量尺和记号笔在型号规格上可能有不同,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测量精确的新型腿围测量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新型腿围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髌骨上方定位件、髌骨下方定位件和髌骨处固定带,所述髌骨上方定位件的下端设有叉形结构的上髌骨半环,所述髌骨下方定位件的上端设有叉形结构的下髌骨半环,所述上髌骨半环与下髌骨半环之间可通过第一连接件相互对接,在对接处构成髌骨露出孔,所述髌骨露出孔的内周边沿使用时与髌骨周缘对正;所述髌骨处固定带的两端连接在上髌骨半环或下髌骨半环的两侧,髌骨处固定带能够环绕膝关节一周并固定;所述髌骨上方定位件上端距髌骨上缘15cm处设置有上装尺孔,在髌骨下方定位件下端距髌骨下缘10cm处设置有下装尺孔,所述上装尺孔和下装尺孔用于穿装腿围测量皮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魔术贴,其包括第一毛面和第一勾面,所述上髌骨半环两侧的上表面分别缝设有第一毛面,所述下髌骨半环两侧的下表面分别缝设有第一勾面,下髌骨半环的两端局部叠覆在上髌骨半环上并相互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毛面和第一勾面均为长条形且沿着腿长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髌骨处固定带包括两个带体,两个带体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上髌骨半环的两端连接,两个带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相互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魔术贴,其包括第二毛面和第二勾面,所述上髌骨半环两侧的下表面分别缝设有第二毛面,所述带体一端的上表面缝设有第二勾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连接件为魔术贴,其包括第三毛面和第三勾面,第三毛面设置在一个带体端部的内表面,第三勾面设置在另一个带体端部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髌骨上方定位件的内表面设有能够粘附在患者皮肤上的定位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贴包括贴本体和粘胶层,所述贴本体正面设置所述粘胶层,贴本体背面与髌骨上方定位件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胶层为水凝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装尺孔和下装尺孔内还固定安装有收缩式腿围测量皮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中市人民医院,未经扬中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20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加工用钻床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