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坑开挖既有地铁隧道应急防护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19088.7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6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汪雨珍;束晓文;周树;余守超;张磊;陈伟;丁贵生;朱志华;许雷;侯昌顺;俞志勤;吴凡;熊强;周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31/12;E21D9/00;E02D19/06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李珍珍 |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开挖 既有 地铁 隧道 应急 防护 体系 | ||
1.基坑开挖既有地铁隧道应急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压重体(2)、压重体滚轮(4)、第一顶升体(6)、第二顶升体(7)、底板锚筋(10)、压梁支柱(12)、压柱外钢管(17)和压柱内型钢(16),所述顶升压重体(2)置于压重体撑板(3)上,压重体滚轮(4)通过压重体滑轨(5)固定在隧道管片(1)内部,所述第一顶升体(6)和第二顶升体(7)均固定在顶升压重体(2)下方,并在最上层的顶升压重体(2)的顶部设置顶部撑梁(8),所述底板锚筋(10)插设基坑外侧的隧道外部土体(9)内,底板锚筋(10)的底端设有锚筋扩大头(11),所述压梁支柱(12)底端设有支柱底板(13)和支柱角板(14),且底板锚筋(10)顶部穿过支柱底板(13)并与支柱角板(14)连接牢固,所述压梁支柱(12)顶端设有反力压梁(15),自上覆土体(32)向隧道管片(1)处挖设有支墩布设槽(18),所述压柱外钢管(17)插设至支墩布设槽(18)的槽底内,压扩撑筋(19)穿过压柱外钢管(17)处的撑筋挤出孔(20)后插至支墩布设槽(18)的槽底,所述压柱内型钢(16)插入压柱外钢管(17)的管腔内,且压柱外钢管(17)与压柱内型钢(16)的间隙内设有压注填充体(21),所述支墩布设槽(18)内设有柱端支墩(22),压柱外钢管(17)及压柱内型钢(16)的顶面与反力压梁(15)之间设置梁底控位体(23),所述隧道管片(1)的外侧纵向均匀间隔设置有组合钢管桩(24),并在组合钢管桩(24)的底端填设有集水填充体(25),所述集水填充体(25)的顶面设置有隔浆板(26),集水填充体(25)的内部插设有抽水管(27),所述组合钢管桩(24)内部和外部分别设有桩身填充体(28)和桩侧固化体(29),组合钢管桩(24)的顶端设置有桩顶箍板(30),所述桩顶箍板(30)面向隧道管片(1)侧设置有补强承压筋(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开挖既有地铁隧道应急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压重体(2)包括压重体底板(33)、压重体顶板(34)、压重块体(35)、压重体撑柱(36)和压重体撑梁(37),所述压重体底板(33)和压重体顶板(34)通过4根压重体撑柱(36)焊接,所述压重体底板(33)的上表面堆设有压重块体(35),压重体底板(33)的下表面镜像对称设置有两道压重体撑梁(37),所述第一顶升体(6)和第二顶升体(7)均采用液压千斤顶,数量均为4个,分别布设于矩形的四个节点处,且第二顶升体(7)围成的矩形在第一顶升体(6)围成矩形的外部,所述压重体撑梁(37)包括第一顶撑梁(38)和第二顶撑梁(45),且第一顶撑梁(38)和第二顶撑梁(45)分别与第一顶升体(6)和第二顶升体(7)的顶面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开挖既有地铁隧道应急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重体底板(33)和压重体顶板(34)均采用钢板轧制而成,压重块体(35)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或宾格石笼或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开挖既有地铁隧道应急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锚筋(10)采用钢管轧制而成,且其底端设置有锚筋压浆孔(39),所述支柱底板(13)和支柱角板(14)均采用钢板轧制而成,并在支柱底板(13)和支柱角板(14)上均设置有供底板锚筋(10)穿设的孔洞,所述压梁支柱(12)和反力压梁(15)均采用型钢轧制而成,且压梁支柱(12)与反力压梁(15)垂直连接,焊接连接或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开挖既有地铁隧道应急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柱外钢管(17)采用钢管轧制而成,并在压柱外钢管(17)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钢管内隼(40),压柱外钢管(17)底端设置有供压扩撑筋(19)穿设的撑筋挤出孔(20),所述压柱内型钢(16)采用型钢轧制而成,其下部与压扩撑筋(19)通过撑筋转动铰(41)连接,并在撑筋转动铰(41)的上方设置有撑筋限位体(42),所述撑筋转动铰(41)采用球铰,并与压柱内型钢(16)和压扩撑筋(19)焊接连接,所述压扩撑筋(19)采用钢筋或钢管或钢板轧制而成,梁底控位体(23)采用液压千斤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90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机牵引刮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机导风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