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炉更换电极专用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18917.X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3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袁金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14 | 分类号: | B66C1/14;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陈秋明 |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更换 电极 专用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炉更换电极专用工具,包括挂环、圆筒连接部、弹簧和挂钩;所述挂环具有连杆,所述连杆自圆筒连接部一端插入,所述弹簧设置在圆筒连接部内部并套设在所述连杆上;圆筒连接部和连杆均设置有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连接在弹簧的两端;所述挂钩设置在圆筒连接部的另一端,挂钩具有多个围绕中轴线对称设置的钩头。该专用工具的多个对称设置的钩头能够直接挂入电极吊具内,无需人工对准,因此避免了人工上炉盖挂电极操作,彻底杜绝换电极过程安全风险。同时,多个钩头中任意一个挂进电极吊具内均可实现换电极操作,减少换电极时间,提高了电炉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炉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炉更换电极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部分电炉接续电极均在线下完成,这样换电极时就需要人工上炉盖将待换的电极挂到行车的挂钩上,由行车将待换电极吊至电极接长站。由于电炉连续生产,炉盖温度较高,且炉盖站位空间有限在换电极过程人员上炉盖操作安全风险较大。同时由于人工挂钩,受与行车配合影响,挂钩过程用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炉更换电极专用工具,使用该工具无需人工换炉盖即可更换电极。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炉更换电极专用工具,包括挂环、圆筒连接部、弹簧和挂钩;所述挂环具有连杆,所述连杆自圆筒连接部一端插入,所述弹簧设置在圆筒连接部内部并套设在所述连杆上;圆筒连接部和连杆均设置有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连接在弹簧的两端;所述挂钩设置在圆筒连接部的另一端,挂钩具有多个围绕中轴线对称设置的钩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专用工具的多个对称设置的钩头能够直接挂入电极吊具内,无需人工对准,因此避免了人工上炉盖挂电极操作,彻底杜绝换电极过程安全风险。同时,多个钩头中任意一个挂进电极吊具内均可实现换电极操作,减少换电极时间,提高了电炉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电炉更换电极专用工具,包括挂环1、圆筒连接部2、弹簧3和挂钩4。
其中,挂环1包括连杆11、环体12和锁链13,三者依次连接。连杆11自圆筒连接部2的一端插入,弹簧3设置在圆筒连接部2内部并套设在连杆11上,圆筒连接部2和连杆11均设置有限位部5,两个限位部5分别连接在弹簧3的两端。从而连杆11可以在圆筒连接部2内滑动伸缩,并能够通过弹簧3进行缓冲。
挂钩4包括4-6个钩头41、中心轴42、限位螺母43,钩头41围绕中心轴42对称设置。圆筒连接部2内还设置有轴承6,挂钩4的中心轴42自圆筒连接部2的另一端插入轴承6中,限位螺母43安装在中心轴42的端头处将挂钩4固定在圆筒连接部2的内部,避免脱出。挂钩4通过轴承6转动,从而在挂电极作业时更易挂入电极吊具内。
在换电极过程中将专用工具的锁链挂在行车的勾头上,其钩头41在挂电极时可快速挂进电极吊具内,无需人工对准,省略了人工上炉盖挂电极操作,彻底杜绝换电极过程安全风险,同时钩头任意一个挂进电极吊具内均可实现换电极操作,减少换电极时间,提高了电炉生产效率。该装置也同样适用线下接电极的精炼炉换电极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89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出机缸体的水道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幕水墙隔离火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