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侧连的搭边配合的预制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17034.7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7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东晖众和电力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蓟***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侧连 配合 预制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侧连的搭边配合的预制管道,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包括主体部和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空腔,为了方便多个预制管道的左右设置,在主体部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外形为“U”型,固定块上下留有两个凹槽,主体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块。固定块和连接块的接合实现了多排预制管道的相互连接。应用于线缆较多时,不可采用上下罗列的情况,通过侧面连接能够放置多根线缆。根据本可侧连的搭边配合的预制管道,能够使得现场施工更加便捷,同时随挖随安装和回填,减少现场施工环境的破坏,主体部能够有效保护内部电缆,减少受到腐蚀和外力破坏的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侧连的搭边配合的预制管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施工时效要求的不断严格,采用快速施工就成了最具性价比的施工方案。电力电缆的敷设是其主要工作之一。敷设方式有直埋、电缆排管、地下综合(或电缆专用)管廊等几种方式,其中直埋、电缆排管往往辅以工井进行敷设。地下综合(或电缆专用)管廊投资巨大,使用较少;直埋电缆易受外力损伤和热源影响,同时还要预防酸、碱溶液的腐蚀,不利于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电缆排管以其造价低、占地小,且电缆保护措施完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缆线路建设中。目前,电缆排管主要以现浇为主,即在排管沟槽开挖后放置管道,最后用混凝土现浇成整体。虽然其具有操作灵活,施工简易等优点,但也存在施工作业面大、周期长等缺点,且制作后的现浇电缆排管其提供的电缆规模和电缆路线均已定型,不利于后期的电网改造。现有预制电缆排管在连接对位时往往由于电缆沟槽开挖后地面凹凸不平,造成安装时两段排管对位不整齐而调整困难;电缆排管安装完成后,若所处土层沉降不均匀,电缆排管连接处可能由于土层高差而出现错动,影响电缆正常使用。
并且现有的预制电缆排管在相互连接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多采用的卡接会出现接口断裂、衔接不紧密、固定不稳等多个问题。并且上下或者左右的配合使用存在多种问题。
对于线缆较多,深度挖掘土方成本高,导致不可采用上下罗列的情况时,多根线缆的敷设存在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侧连的搭边配合的预制管道,该预制管道通过耳槽的设置能够使得施工更加灵活,对于线路较多、较复杂的线路密集场景有很好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主体部,主体部构造成具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空腔,空腔的横截面为圆形,具体而言,腔体用于运送和放置自来水、天然气、热力管道、污水管道等管类输送介质的预留通道。
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前端上部有一体成型的凸出于主体部的搭边,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后端上部有与搭边5匹配的凹部。也就是说,主体部的搭边和凹部是用于连接的部分。第一块预制管道的凹部需要和相邻的预制管道的搭边进行配合,由此将多块预制管道依次拼接起来,并可以根据所需长度确定不同的组合方式。
搭边的纵向长度与凹部的纵向长度相适应,进一步的,搭边的长度可以略小于凹部的长度,以保证在搭边和凹部的配合不影响多个预制管道的无缝连接。
在凹部的底部向上均匀固接有多个支柱,在搭边与支柱相对应的位置上有能够穿过支柱的通孔。安装时支柱穿过通孔,使多个预制管道在纵向方向上定位。以使相邻的预制管道相连接,防止纵向移动。
进一步的,预制管道由水泥制作。
在主体部的上端固接有多个挂耳,用于在施工时悬挂安装。挂耳是倒 U形结构。施工时,绳索穿过多个挂耳,绳索的另一端用起重机等工程机械悬挂,通过工程机械的移动将预制管道放入相应位置。
进一步的,空腔上下两排成对儿设置,其数量为双数,可以为4个或 6个,优选6个。
进一步的,支柱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距离主体部的端部距离为主体部横向长度的四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东晖众和电力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东晖众和电力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7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