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主动平移式后扩散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5724.9 | 申请日: | 202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2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召文;易强;高伟;余伟;余思家;孔昕昕;石振;金家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主动 平移 扩散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主动平移式后扩散器装置,包括汽车的车尾安装在保险杠下方沿着车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的弧形扩散器本体、控制弧形扩散器本体移动的驱动机构;通过加装在汽车上的车速传感器获取车速信号传递给ECU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分析判断,驱动机构运动来控制弧形扩散器本体的移动,弧形扩散器本体仅在汽车高速行驶条件下向后滑出,增加汽车的基础压力,从而防止低压空气从车底直接窜到行李箱的后表面,同时产生扩散过程,降低速度,增加车底气流的压力,从而实现空气动力学减阻,降低汽车整体油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主动平移式后扩散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空气阻力对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油耗都有一定影响,高速时尤为突出。因此,空气动力学性能变得至关重要。因为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的平方,减少空气阻力对汽车的使用经济性影响较大,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数量正在增加,对燃料的消耗也变得越来越多。改变汽车部分造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为了改善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使用经济性,汽车的外形采用流线型,表面极其光滑,尽可能地降低空气阻力。同时大量赛车安装不同的前翼与尾翼来提高赛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减小空气阻力,降低油耗。除了通过改变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效率或重量减轻或者改善燃料效率外,还可利用空气动力学来加以提高汽车的综合性能。
此外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主要阻力为空气阻力,汽车有一半左右的油耗是用来克服空气阻力,空气阻力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产生显著的影响,且高速时汽车容易发飘,还需提供额外的下压力来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因此,大部分汽车还在车底采用合适高效的主动空气动力学套件来增大下压力减小空气阻力从而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遇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主动平移式后扩散器装置,通过在汽车底部加装主动平移后扩散器装置,改变汽车的后气流模式,在汽车驾驶条件下地面和旋转的车轮通过阻止低压气流从汽车底部流过产生一个扰流效果来增大下压力减小空气阻力,从而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主动平移式后扩散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的车尾安装在保险杠下方沿着车轴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的弧形扩散器本体、控制弧形扩散器本体移动的驱动机构;
在弧形扩散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导轮、右导轮,在弧形扩散器本体左、右两侧的车架上分别沿固定有左导槽支架、右导槽支架,弧形扩散器本体通过左导轮、右导轮支撑在左导槽支架、右导槽支架上,左导槽支架、右导槽支架上对弧形扩散器本体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
控制弧形扩散器本体移动的驱动机构,包括左右设置的左驱动单元、右驱动单元,左驱动单元、右驱动单元同步驱动弧形扩散器本体移动;左驱动单元包括左电机、左齿条,左齿条固定在弧形扩散器本体的左侧,左电机固定在车架上,左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左传动齿轮,左传动齿轮与左齿条啮合;右驱动单元,包括右电机、右齿条,右齿条固定在弧形扩散器本体的右侧,右电机固定在车架上,右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右传动齿轮,右传动齿轮与右齿条啮合;
在汽车上装有车速传感器,汽车行驶时通过获取当前工况下的车速,并将获取到的车速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ECU进行逻辑判断,从而控制左、右电机实现弧形扩散器本体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汽车高速时,通过弧形扩散器本体从车尾向后滑出,来增加汽车的基础压力,从而防止低压空气从车底直接窜到行李箱的后表面,同时产生扩散过程,降低速度,增加车底气流的压力,从而实现空气动力学减阻,降低汽车整体油耗;根据汽车当前运行工况,对汽车整体空气阻力和下压力等空气动力学参数做出相应改变,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同时,该控制系统工作可靠、控制精度搞、系统响应速度快,对汽车改善空气动力学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主动平移式后扩散器装置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未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57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漆改性涂料灌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玩具车用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