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接触共享餐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13527.3 | 申请日: | 2020-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0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实;董春芳;吴国元;薛源;马雪君;宋嘉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B81/00 | 分类号: | A47B81/00;A47B97/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邱国栋 | 
| 地址: | 15004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共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接触共享餐柜,包括柜体,柜体侧壁内均设有储纳槽,柜体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源,柜体上端固定安装有与电源耦合的光伏板,储纳槽内定部均固定安装有紫外线汞灯,储纳槽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紫外线汞灯工作的第一控制机构,柜体侧壁上对应各储纳槽处均设有柜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纳槽、柜门、控制面板和处理器等,配送员可以将外卖置于储纳槽内,由消费者自行扫码取出,从而实现了无接触智能精确取餐,保证了配送效率以及外卖安全,同时当外卖置于储纳槽内时,第一接电片与第二接电片接触,连通电源与紫外线汞灯的电路,使得紫外线汞灯发光,对外卖进行杀菌消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卖配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接触共享餐柜。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网络订餐系统日渐完备,外卖行业规模逐渐扩大,行业占比稳步上涨。外卖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对于外卖的安全卫生性,配送的时效性有了更高的标准。智能取餐柜随之出现,此次疫情进一步放大了对智能取餐柜的市场需求。随着复工复产复学,学生、上班族等点外卖的重要群体对于智能取餐柜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市面上的外卖柜大多都实现了保温,智能取餐的功能。但是并没有对外卖餐盒垃圾进行回收的功能。导致外卖餐盒垃圾依然不能进入再生资源回收渠道,又重新混入城市生活垃圾。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增大了垃圾填埋空间,容易造成土壤环境恶化,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接触共享餐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接触共享餐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侧壁内均设有储纳槽,所述柜体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源,所述柜体上端固定安装有与电源耦合的光伏板,所述储纳槽内定部均固定安装有紫外线汞灯,所述储纳槽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紫外线汞灯工作的第一控制机构,所述柜体侧壁上对应各储纳槽处均设有柜门,所述柜体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背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所述柜体侧壁内还开设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内安装有压缩装置,所述回收槽开口处安装有用于控制压缩装置工作的第二控制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储纳槽内壁间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储纳槽内底部,且所述承载板下端固定安装有与紫外线汞灯耦合的第一接电片,所述储纳槽内底部对应第一接电片处固定安装有与电源耦合的第二接电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回收槽开口处的满溢感应器和固定安装在柜体上端的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及满溢感应器均与处理器耦合,且所述处理器与电源耦合。
优选地,所述柜体侧壁内位于储纳槽周边处嵌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聚苯乙烯树脂为主材且经过高温加热挤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柜体侧壁下端部安装有供电插头,且所述供电插头与电源耦合。
优选地,所述压缩装置包括电动推杆和压缩板,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回收槽内定部,所述压缩板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的伸缩端,所述电动推杆与处理器耦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储纳槽、柜门、控制面板和处理器,配送员可以将外卖置于储纳槽内,由消费者自行扫码取出,从而实现了无接触智能精确取餐,保证了配送效率以及外卖安全;
2、通过设置第一控制机构、电源和紫外线汞灯,当外卖置于储纳槽内时,外卖的重力克服弹簧弹力将承载板向下压,从而使得第一接电片与第二接电片接触,连通电源与紫外线汞灯的电路,使得紫外线汞灯发光,对外卖进行杀菌消毒;
3、通过设置回收槽、第二控制机构和压缩装置,可以压缩回收外卖餐盒,最大率回收外卖餐盒,有效的减少塑料垃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3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