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生产用远红外辅助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09101.0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兵;陈羽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辉虹新材料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40 | 分类号: | H05B3/40;H05B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8 | 代理人: | 霍丽惠 |
| 地址: | 11422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量 分散剂 生产 红外 辅助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生产用远红外辅助加热器,包括底座、红外加热管以及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的固定杆,固定杆表面的两侧且位于底座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加热环和第二加热环,第一加热环和第二加热环的内部均设置有拆装组件,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保温隔热组件,拆装组件包括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与红外加热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量分散剂生产技术领域。该高分子量分散剂生产用远红外辅助加热器,可实现单个红外加热管的方便拆装,当红外加热管发生损坏时,无需整体进行拆卸和更换,省时省力且减少了经济成本,同时盖板的设置可对加热器的顶部进行遮挡,避免热量通过上端散发出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量分散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生产用远红外辅助加热器。
背景技术
高分子分散剂又称为多功能颜料分散剂,分散剂的定义是分散剂能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在制备乳油和可湿性粉剂时加入分散剂和悬浮剂易于形成分散液和悬浮液,并且保持分散体系的相对稳定的功能,分子中含有聚合物,分子量在1000-10000,可紧密牢固地结合在颜料粒子表面,达到高效率的覆盖,厚度约10μm,其可溶剂化部分有效地扩展到分散介质中,形成立体屏障作用,提供立体稳定势垒。
远红外线又称为长波红外线,其波长范围从5.6微米至1000微米,远红外加热技术利用热物体源所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照射被加热物料,使物料吸收远红外线后内部分子和原子“共振”产生热能,以达到加热的目的,是一种辐射传热的过程,利用这项技术可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远红外加热器有板状、管状、灯状和灯口状几种,所用的能源以电能为主,但亦可用煤气,蒸汽、沼气和烟道气等。
高分子量分散剂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加热,通常都会使用到远红外加热器,而现有远红外加热器内部的红外加热管多为一体式固定结构,当单个加热管出现损坏需要维护更换时,一体式拆装十分不便且增加了经济成本,同时加热器在对分散剂进行加热时,热量易发生流失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生产用远红外辅助加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生产用远红外辅助加热器,解决了现有远红外加热器内部的红外加热管多为一体式固定结构,当单个加热管出现损坏需要维护更换时,一体式拆装十分不便且增加了经济成本,同时加热器在对分散剂进行加热时,热量易发生流失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分子量分散剂生产用远红外辅助加热器,包括底座、红外加热管以及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表面的两侧且位于底座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加热环和第二加热环,所述第一加热环和第二加热环的内部均设置有拆装组件,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保温隔热组件。
所述拆装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红外加热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环和第二加热环的内壁均开设有与红外加热管相适配的放置槽,所述第一加热环和第二加热环的内壁且位于放置槽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活动槽,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拨动块,所述红外加热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第一加热环和第二加热环的内壁且位于放置槽的底部开设有与螺纹块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螺纹块的表面与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
所述保温隔热组件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表面与固定杆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盖板的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盖板采用保温耐热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环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加热环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辉虹新材料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鞍山辉虹新材料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9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