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式智能茶叶发酵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1818.0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8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梅甘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寻乌县甘霖阳天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3422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智能 茶叶 发酵 生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发酵领域,具体为一种连续式智能茶叶发酵生产设备,包括有外保温壳,所述外保温壳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端密封盖,所述端密封盖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循环风口,且端密封盖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循环风装置,所述外保温壳内腔中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辅助滚轮。通过在滑动支撑板的外侧设置一个驱动电机与旋转轴连接,使得驱动电机可以驱动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连接内盖同步旋转,同时利用固定螺栓将连接内盖与内翻滚筒连接起来,使得内翻滚筒也具备旋转的功能,从而在使用时可以对茶叶进行翻转,保证发酵的效果,使得茶叶发酵的质量得到保证,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式智能茶叶发酵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红茶发酵的实质是在液胞膜受损伤之后,液泡内的多酚类、氨基酸等物质失去控制与多酚氧化酶系充分接触,并利用氧气进行酶促褐素,儿茶素产生氧化聚合和缩合,形成一系列的有色物质,如茶黄素(TF)、茶红素(TR),与此同时伴随着其它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使绿叶变红,综合形成了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因此,发酵是红茶生产各个环节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红茶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缩合和其它成分的深刻变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大。
目前,传统的发酵工艺主要是依靠人工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经验,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时间等需要工人依靠经验来掌握和控制,在发酵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茶叶进行翻动,以保证与空气接触的全面,温度等可控因素,人工无法控制,因此人工进行发酵将会导致茶叶的质量参差不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连续式智能茶叶发酵生产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续式智能茶叶发酵生产设备,具有自动翻转,温度可控,装置稳定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式智能茶叶发酵生产设备,包括有外保温壳,所述外保温壳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端密封盖,所述端密封盖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循环风口,且端密封盖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循环风装置,所述外保温壳内腔中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辅助滚轮,且外保温壳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棒,所述外保温壳内腔靠近端密封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活动套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内盖,所述连接内盖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翻滚筒,所述外保温壳内腔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板,所述滑动支撑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滑动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便携端盖。
优选的,所述循环风装置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外保温壳上表面的一侧,所述外保温壳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上加热装置,所述上加热装置的底端与所述加热棒之间固定套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定位口,所述定位口与旋转轴的一端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内翻滚筒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筛板,所述筛板上筛孔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开设,所述内翻滚筒的两端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中部螺纹套接在连接内盖上。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旋转轴的其中一个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
优选的,所述便携端盖的内径值大于外保温壳的外径值,且便携端盖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便携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寻乌县甘霖阳天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寻乌县甘霖阳天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1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分型注塑模具和尾门外饰板
- 下一篇:一种农业肥料用储存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