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引导下的鼻胃肠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97149.4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8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小敏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A61J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涂柳晓 |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导 胃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引导下的鼻胃肠管,包括鼻管和导丝,鼻管的上端滑动套接有鼻管接头,鼻管接头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固定连接在第二圆柱体的上端,且第一圆柱体的外径值大于第二圆柱体的外径值,第二圆柱体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环形件,且环形件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与鼻管连接的固定机构,第一圆柱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其连通的支管,且支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封闭其进口的堵塞机构,导丝的一端依次插接在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并延伸至鼻管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鼻管接头与鼻管之间的拆装,并且不需要将鼻管完全从患者肠胃中取出,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引导下的鼻胃肠管。
背景技术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如需手术治疗,为了防止患者在手术中由于麻醉影响而产生呕吐、窒息,便于术中的操作和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一般在手术前会插一根导管到胃中进行胃肠减压;术后为了减轻缝线张力和切口疼痛,利于腹部伤口愈合,减轻胃肠道内压力,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放置腹胀,也会留置一根导管在胃中;另外一些饮食不能自理、深度昏迷的危重病人,为了保证正常的生理机能也会留置一根导管在胃中或者肠道中,以帮助病人饮水和进食。
传统的鼻胃肠管连接头设计只有一个腔道,没有侧腔。鼻胃肠管连接头上通常会设置有盖子,医护人员需要经常开盖或者关闭盖子,比较繁琐。另外,在频繁插入注射器或负压装置过程中,胃肠营养管的连接头很容易被磨损,需要将整个胃肠营养管连接头换掉,无疑是增加了使用的成本,并且需要将鼻管全部取出才能更换,增加了操作的麻烦并且会造成患者难受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镜引导下的鼻胃肠管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镜引导下的鼻胃肠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镜引导下的鼻胃肠管,包括鼻管和导丝,所述鼻管的上端滑动套接有鼻管接头,所述鼻管接头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固定连接在第二圆柱体的上端,且第一圆柱体的外径值大于第二圆柱体的外径值,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环形件,且环形件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与鼻管连接的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其连通的支管,且支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封闭其进口的堵塞机构,所述导丝的一端依次插接在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并延伸至鼻管内,且导丝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圆柱体的外侧并连接有导丝手柄。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在环形件内壁上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拉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延伸至环形件的外侧,所述拉杆两侧的活动板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且压紧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与环形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拉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形块,且凸形块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贯穿第二圆柱体并与鼻管的侧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凸形块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呈半球形,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凸形块匹配的圆孔,所述鼻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凸形块匹配的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鼻管远离鼻管接头的外侧壁上套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输入端连接有充气管,且充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支管内,所述气囊前侧的鼻管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出料孔。
优选地,所述堵塞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管侧壁上的连接带,且连接带远离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与支管的进料口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丝手柄呈圆环形,且导丝手柄与导丝之间由水平的连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机构的使用下,能够实现鼻管接头与鼻管之间的拆装,并且在使用时能够保证鼻管接头的稳定性,避免出现脱落的情况,另外更换操作比较方便,简单易行;通过在连接带远离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密封塞与支管的进料口配合连接,保证支管在不使用时处于密封状态,减少外部杂质进入支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小敏,未经徐小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7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洁度高的PET膜
- 下一篇:一种泌尿科临床引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