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粮进出筒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92858.3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4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霄;夏永星;吴琼洁;郭诗慧;秦彦霞;王斌兴;王大宏;程飞;张琛朕;朱耀强;王仁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7/48 | 分类号: | B65G67/48;B65G65/32;B65G69/12;B65G65/00;B65G69/16;B65G69/18;B65G69/00;B65G65/40;B65G67/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绍杰 |
| 地址: | 45005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出 筒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粮进出筒仓系统,能够实现粮食卸粮、提升、清理、计量、入仓、出仓发放、倒仓等过程;所述卸粮过程使用汽车翻转设备和接料斗;所述提升过程使用斗式提升机;所述清理过程包括磁选、初清和二次清理;所述计量过程使用较高精度的非连续累积式散粮秤;所述入仓过程使用中间多点卸料设备和降碎装置;所述出仓发放过程包括筒仓侧壁出粮口发放和仓底出粮口发放。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解决不同车型粮食卸车效率的问题,而且对入仓粮食质量和数量也有较好的把控,有利于安全储粮和提高入仓粮食的品质,同时该工艺功能灵活多样,有助于提高粮食进出仓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仓储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粮进出筒仓系统。
背景技术
筒仓作为我国粮食仓储物流的典型仓型,以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而筒仓进出粮工艺不同于传统平房仓,为提高筒仓进出仓效率,一般配套有卸粮站、工作塔等附属进出粮设施,传统的筒仓进出仓工艺功能比较单一,目前较常见的筒仓进出仓工艺为卸粮、提升、入仓、出仓发放。卸粮时对于不同来粮车型,卸车效率很难保证;由于缺少清理过程,对于入仓粮食含杂量很难有效控制;对于建设有筒仓和平房仓两种仓型的库区,平房仓进仓作业时,卸粮设施不能和筒仓卸粮站共用,造成设施的闲置浪费。
因此研究一种拥有卸粮、提升、清理、计量、入仓、出仓发放、倒仓为一体的净粮进出仓工艺,已经成为行业亟需。
公开号CN107324082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粮食进出仓系统和方法,包括:在进仓工作状态下,控制模块指令控制第一传送模块将待入仓粮食传送至提升模块,指令控制提升模块将待入仓粮食提升至筛选模块,通过筛选模块对待入仓粮食进行初选、精选和色选后,控制模块指令控制第二传送模块将筛选完成后的待入仓粮食传送至进仓模块后,控制模块指令控制进仓模块将待入仓粮食传送到预设地点,并输送预设数量和预设高度的待入仓粮食;在出仓工作状态下,控制模块指令控制收集预设数量的待出仓粮食,并将所述待出仓粮食输送至预设目的地。
公告号CN109533684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进出仓的平房仓及其粮食进仓方法,平房仓包括粮仓、进粮系统和出粮系统。粮仓具有呈网格式排布的多个储仓,每个储仓的底部为锥面向下的锥形结构,且锥形结构的底端具有可开关的落料口。进粮系统包括支撑桁架结构、多个输送带、多个料斗。支撑桁架结构固定在粮仓上,多个输送带呈线型设置且安装在支撑桁架结构上,并形成至少一条进粮路径以传送粮食。每个料斗设置在对应的输送带的一端的下方,且用于接收对应的输送带传送的粮食,并将粮食下料至对应的储仓中或者相邻的输送带上。本实用新型提高粮食的进出仓自动化程度,并提高粮食进出仓效率,使得粮食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入,同时避免人工对粮食进出仓,保证人员的健康。
公告号CN108154334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粮汽车卸船及进出仓作业动态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自底向上包括:采集层、识别层、传输层、数据层、业务层、用户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态智能管控系统综合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雷达技术、视频识别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布线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港口散粮汽车卸船及进出仓作业动态监控提供了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将散粮卸船及进出仓的人为防控转为计算机自动防控,实现了无人值守地磅系统和无人闸口系统的无缝对接,空闲地磅得到充分利用,确保了货物安全,同时简化了生产作业系统计划流程,降低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了作业过程中的人为错误,散粮作业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92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