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变形缝支模顶撑对拉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89398.9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2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E04G1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变形缝 支模顶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变形缝支模顶撑对拉机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所述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的侧面均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之间设置有遮挡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中心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把。通过设置调节装置,以上整个起到了简单方便的调节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之间间距的功能,并且只需要转动转把即可使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同步转动,从而更好的调节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之间的间距,利于实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变形缝支模顶撑对拉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设置的这种构造称为变形缝。而在施工中,往往需要对拉机构来对变形缝进行支撑,从而防止后续施工导致变形缝变形。
目前现有的建筑变形缝支模顶撑对拉机构在实际使用时,往往存在调节断梁间距困难的问题,调节时,通常需要同时转动两个螺纹杆来对断梁间距进行调节,而在转动时,需要保持两个螺纹杆的转速相同,否则会出现转不动的问题,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变形缝支模顶撑对拉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变形缝支模顶撑对拉机构,包括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所述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的侧面均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之间设置有遮挡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中心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把。
优选的,所述遮挡装置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橡胶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均贯穿设置于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均与第二断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断梁的内部设有螺纹,且螺纹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均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中心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相啮合,所述中心齿轮转动连接在第二断梁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滑槽在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之间呈对称态分布,所述橡胶连接块的材质为天然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在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中心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转把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实际使用时,将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插入到变形缝中,随后通过逆时针转动转把,此时转把带动中心齿轮逆时针转动,中心齿轮带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一从动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二从动齿轮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这时由于第一断梁的内部设有螺纹,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同时带动第一断梁运动,从而调节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之间的间距,以上整个起到了简单方便的调节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之间间距的功能,并且只需要转动转把即可使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同步转动,从而更好的调节第一断梁和第二断梁之间的间距,利于实际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9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跨境电商物流包装盒
- 下一篇:用于音乐教学的音乐识谱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