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视觉算法的分光计自动化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82133.6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0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栾玉国;王利岩;刘一苇;李鹏辉;朱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G01J3/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王翠 |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觉 算法 分光计 自动化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算法的分光计自动化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在望远镜处增加一openmv装置替代人眼,用于对谱线进行观测,并使用步进电机配合蜗轮蜗杆进行精密可控的传动,而步进电机的运动由openmv装置进行控制,最终依据步进电机的转动步数,计算获得光线的偏转角度,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该测量装置的整个测量计算过程均是由机器自动化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具有测量精度高以及测量速度快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分光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算法的分光计自动化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分光计,是使光按波长分散兼供光学测量的仪器,可用于测量波长、棱镜角、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和色散率等。
现有分光计一般由装在三脚座上并在同一平面内的准直管、棱镜台和望远镜三个主要部件构成。其中,棱镜台为一圆盘,可以绕中心轴转动,其底座上刻有游标,望远镜则和底座外围刻有角度读数的圆环相连,它们也可以绕中心轴旋转,但准直管的位置固定。从光源发出的光,经准直管变为平行光,再经棱镜色散,改变方向,用望远镜观察而在圆环上读出所偏转的角度。上述分光计在测量时,望远镜的观测以及转动均依靠人工进行,存在测量精度低以及测量速度慢等问题。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分光计,以实现自动测量,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算法的分光计自动化测量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分光计采用人工手动的测量方式,存在测量精度低以及测量速度慢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基于视觉算法的分光计自动化测量装置,该分光计自动化测量装置包括:基座、支柱、棱镜台、准直管、蜗轮、望远镜、步进电机、蜗杆、openmv装置以及显示器;
所述支柱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且所述支柱的下端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棱镜台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柱的上端端面转动连接;
所述准直管位于所述棱镜台的一侧,且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所述蜗轮位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棱镜台之间,且转动套装于所述支柱的外部;
所述望远镜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
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驱动啮合,且所述蜗杆的一端端部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openmv装置包括:摄像头以及可编辑芯片;
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望远镜中,用于所述望远镜中观测光谱的图像采集;
所述可编辑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步进电机的控制端与所述可编辑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可编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可编辑芯片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所述准直管包括:准直管本体以及第一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相对所述基座向上延伸;
所述准直管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支架垂直设置,且所述准直管本体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望远镜包括:望远镜本体以及第二支架;
所述第二支架呈类L型,且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蜗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望远镜本体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步进电机包括:步进电机本体以及第三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2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压机齿轮箱的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背板和显示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