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光伏发电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1448.9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5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成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F24S30/425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周升铭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光伏发 电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光伏发电板,包括底板、驱动结构和调节结构;底板:其上表面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表面均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右侧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光伏发电板;驱动结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调节结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调节结构与驱动结构啮合连接,调节结构与光伏发电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该可调式光伏发电板,能够使光伏发电板根据太阳的位置进行自动倾斜调节,使光伏发电板不会因太阳的移动而降低了吸收效率,满足了工作需求,提高了光伏发电板的吸收率,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可以进行更加稳定的驱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光伏发电板。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 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电流便从P型一边流向N型一边,形成电流,在光伏发电板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一种可调式光伏发电板,来使光伏发电板对太阳辐射进行更好的吸收,但现有的可调式光伏发电板,不能使光伏发电板根据太阳的位置进行自动倾斜调节,使光伏发电板因太阳的移动而降低了吸收效率,不能满足工作需求,降低了光伏发电板的吸收率,加重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调式光伏发电板来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式光伏发电板,可以使光伏发电板根据太阳的位置进行自动倾斜调节,满足了工作需求,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光伏发电板,包括底板、驱动结构和调节结构;
底板:其上表面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表面均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右侧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光伏发电板;
驱动结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右侧;
调节结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调节结构与驱动结构啮合连接,调节结构与光伏发电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蓄电池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前侧,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光伏发电板的输出端,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能够使光伏发电板根据太阳的位置进行自动倾斜调节,使光伏发电板不会因太阳的移动而降低了吸收效率,满足了工作需求,提高了光伏发电板的吸收率,可以进行更加稳定的驱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座、主动皮带轮、电机、安装板一、从动皮带轮、转轴一和齿轮一,所述电机座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右侧,电机座的安装槽内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头设有主动皮带轮,底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板一,两个安装板一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一,转轴一的后端端头穿过后侧的安装板一后侧面通孔并在端头处设有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转轴一的柱体中部设有齿轮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可以进行更加稳定的驱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成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成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14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