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屏用线路板绕线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80716.5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0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新谷幸浩;胡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日经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69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线路板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柔性屏用线路板绕线设备包括设于机架上的排线机构,所述排线机构设于第一平台上,所述第一平台通过支撑板连接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侧边设有连接电机的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一同步带设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第一同步带通过滑块件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平台由电机驱动沿所述第一导轨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平台设有第二导轨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第二气缸和穿线装置,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穿线装置由第一气缸驱动沿所述第二导轨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气杆连接所述穿线装置并驱动其沿所述气杆方向移动,进而完成导线的排布的运动轨迹,优化排线工序,实现自动化绕线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柔性屏用线路板绕线设备。
背景技术
在线路板制作过程中,给线路板绕线是一项较为复杂和具有技巧性的工序,以往及现在的企业里面还存在较为普遍的人工绕线的方式,对于使用人工绕线来说,要想取得较高质量的绕线产品就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一来人员培养需要较高的成本,而来由于人工操作就需要招聘大量的劳动力,同样是需要较高成本,且产品产出率不算高。尤其是在对柔性线路板方面的绕线,更是需要高技术的人才才能去完成,且还不能保障不会出错。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绕线的设备,但是其自动化程度还是较低,达不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线路板绕线的工序中,会面临到如线路板的尺寸和导线排布等问题,同时各道道工序也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柔性屏用线路板绕线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板绕线设备对线路板尺寸适应性不够,导线排布及其他工序不够完善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柔性屏用线路板绕线设备,包括机架和排线机构,所述排线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排线机构设于第一平台上,所述第一平台通过支撑板连接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侧边设有连接电机的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一同步带设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第一同步带通过滑块件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平台由电机驱动沿所述第一导轨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平台设有第二导轨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第二气缸和穿线装置,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穿线装置由第一气缸驱动沿所述第二导轨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气杆连接所述穿线装置并驱动其沿所述气杆方向移动,进而完成导线的排布的运动轨迹。
进一步地,所述穿线装置设有若干穿线针,所述穿线针对应设有连线滑轮;所述第一导轨沿Y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轨沿X轴方向设置,所述气杆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穿线装置沿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及气杆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气杆连接有导线绝缘漆去除机构,所述导线绝缘漆去除机构位于所述气杆与所述穿线装置之间;所述导线绝缘漆去除机构设有大锡槽、小锡槽及刮锡杆,所述小锡槽设于所述大锡槽的内部或外部,所述刮锡杆设于所述小锡槽的侧面或上方,且所述小锡槽由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沿垂直方向移动,所述刮锡杆由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导线定位机构,所述导线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及至少一第三层板,所述第一层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端部,所述第二层板通过支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层板上方,所述第三层板通过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层板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一同步带安装在所述第一层上面的两侧边,所述第一同步带位于所述第一导轨内侧边;所述第三层板与线路板匹配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设有点锡膏机构,所述第二平台设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的侧边设有连接电机的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三导轨上安装有第三气缸和所述点锡膏机构,所述第三气缸通过气杆连接所述点锡膏机构,所述第二同步带通过滑块件连接所述第三导轨和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点锡膏机构由电机驱动沿所述第三导轨方向移动,所述点锡膏机构由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沿气杆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日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日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07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NTC温度采样精度的电路
- 下一篇:太阳能储能发电装置





